第220章 初拟高考(1 / 2)

陈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专门让墨商从福建沿海一带找回来的土豆、玉米。

经过科技加成和后勤兵的指导种植。

果然没让他失望。

相信只要推广开来,不出三年,就能解决温饱问题。

他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朗声说道。

“诸位,安静!”

下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看向陈墨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此物,不仅高产,且易于存放,做法多样,蒸煮烤煎炸,皆可食用,更是可以二次加工,制作成其他食材。”

说着,他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另一处实验田。

“那边的作物,名为玉米,亩产虽然只有三百到五百斤,但秸秆可喂马,果实可以食用、酿酒,亦是神奇之物!”

“只要推广开来,未来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下方传来高声欢呼。

“定国公千岁!”

陈墨压了压手,目光转向那些石化状态的百官。

“诸位大人,这,就是农桑格物之术!”

“现在,可明白了?”

“我开科举,为的是让百姓吃饱,让华夏强盛!”

“敢问,那些圣人文章,可教过你们如何亩产千斤?”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史可法对着陈墨,深深鞠躬,带头说道。

“定国公高瞻远瞩,老陈心服口服……”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今日的庆丰大会,既是给百姓希望,也是给这些大臣们上一课。

而且陈墨想要改革的科举制度,也并非是增加农科这一门课程这么简单。

天下之大,事物之繁杂,岂是一门学问可以解决的?

你想盖房子,需要懂得计算尺寸的算学人才,也需要懂得切砖垒墙的工匠。

想要行军打仗,除了需要懂得运筹帷幄的将领,也需要懂得锻造兵力,制造火炮的能人。

想要治理一个国家,更是这样。

形形色色的人才,缺一不可。

陈墨顿了顿,朗声说道。

“未来的科举,并非完全废除文学素养的考试!”

“选才之道,分为文理二途,同时进行,并不相悖!”

文理二途?

众人面面相觑,这又是什么新词儿?

陈墨缓缓解释。

“文科举,依旧以四书五经为基础,但不再是考空谈误国的八股文章”

“更要考律法、其他番邦异国的语言,乃至历朝历代之兴衰得失!”

“此类科举,便是文科,旨在选拔能臣,明法度,知兴替,善安民者!”

这话一出,那些老臣的心里还好受一些。

毕竟圣人之学还在,只不过考法变了,考的内容也更多了。

但也更加务实了,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理科举嘛……”

“下设算学、工学、农学、医学四门大类!”

“算学,探究天地之数,工学专研机关营造,医学救死扶伤,至于农学,便是诸位今日所见!改良农具、优选良种。”

“以文安邦,以理强国,方是正道!”

那些官员,彻底傻眼。

他们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

那些被他们视作邪门歪道的东西。

竟能与圣人经义相提并论?

甚至还能上升到强国的高度?

崇祯刚被王承恩扶着坐到椅子上,此时也是尾巴张的老大,久久不能合上。

他听的云里雾里,但也抓住了重点。

陈墨是打算双管齐下。

一边用读书人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