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3章 状元(1 / 2)

三月三,上巳节。

京中未出阁的女儿在这一日都要去寺庙上香,祈求来日嫁个如意夫婿,若是定了亲的,便可随未婚夫君一同出游,好在成婚前培养一下感情,以求日后婚姻生活美满和顺。

当然,为了女方的闺誉着想,一定要有年长妇人在场陪同。

陈适一大早便来了沈园。

他是延和二十二年的进士,殿试为第一甲进士及第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沈如海正是这一年的主考官,按士林规矩,他便是这一年所有录取进士的座主,陈适要对他执门生礼。

沈如海当年就对会试上陈适才思敏捷的表现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放榜一结束,就将陈适择为东床,为他与长女定下婚约。

殿试登科后,陈适被授从六品翰林修撰,留院研究经史典籍,跟着大学士们编纂实录、修史。

三年考满后,又迁翰林侍读,别看这个官职虽品级不高,却是天子近臣,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多了,日后升迁机会有的是。

翰林院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与士子们交游往来,有利于培养陈适的政声,更容易积攒日后的人脉。

有晋一代,内阁辅臣几乎清一色由大学士充任,而大学士又必须是翰林院出身,所以国朝才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一说,翰林院一向被视作国家“储相”之地,可以说,陈适日后的仕途一定会平步青云,可谓是一时俊彦,前途无限。

是以京中人人都说,沈阁老目光毒辣,出手如电,一眼便为长女相中状元郎。

也有人说,他是将陈适当作日后的接班人培养。

不管旁人怎么说,这对师生的关系确是不错的,当下二人就着近日的时政要闻一路侃侃而谈,沈茹在后默默随行。

出到府外,门前石阶下停着一辆双辔马车。

沈如海瞥一眼身后的长女,对陈适说:“允南啊,阿茹就交给你了。”

陈适连忙拱手作答:“恩师放心。”

沈如海嗯了一声,很满意他的沉稳持重。

沈茹对父亲施了一礼,转身登上马车。

陈适上前虚扶一把,沈茹侧头看他一眼,小声道了句“多谢”,随后钻进马车。

二人并未有直接的肢体接触,然而佳人袖中的幽香仿佛近在鼻端,陈适站在原地,心神一荡,不自觉搓了搓指尖。

他的出神被沈如海的一声怒喝打断。

沈如海看着眼前的人就一阵头疼:“你来干什么?”

沈葭身着一袭鹅黄衣裙,略施薄黛,明艳得就像一枝迎春花。

对于父亲的问话,她漫不经心地回答:“去上香。”

沈如海没好气:“你上什么香?”

“别人都能上,我为什么不能上?”

沈葭懒得同他废话,直接绕过他往外走,碰上陈适,俏脸先忍不住一红,柔柔道:“陈公子。”

“二小姐。”

陈适微笑着颔首,他今天穿了一身藏蓝直裰,端的是丰神俊朗。

沈葭偷偷瞧了好几眼,心头小鹿乱撞。

她一只手抚着跳个不停的胸膛,提裙踩上马凳,却不急着上去,左手悬于半空,好整以暇地等在那儿。

陈适愣了半晌,方才回味过来她的意思,上前去扶她。

沈葭并不像沈茹,直接将手放进他的掌心。

那小手温热,肉乎乎的,捏在掌中手感甚好,陈适一怔过后,触电般放开沈葭的手,耳畔迅速红了一大片。

沈葭早已借他的力登上马车,见了他这反应,不由窃笑。

“多谢陈公子。”

“不……不谢。”

辛夷看了面红如云的陈适一眼,也跟着上了马车,她打起轿帘,沈葭躬身钻入马车。

车厢内已有三人,除去沈茹外,就是她的侍女玲珑,还有一名嬷嬷李氏,那是早前在孙姨娘跟前伺候的,孙氏死后,她就来了沈茹处,负责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李氏老成持重,又颇有资历,沈茹随未婚夫婿出来上香,由她来“盯梢”再合适不过。

沈茹没料到沈葭会与她同乘一车,一时有些局促。

“小妹,你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