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72章 正文完(1 / 2)

凌安元年, 战乱结束,天下初定。

祝阿孃和各家的夫人们还要安置家当和一部分不动产,龙抬头后才能启程。

王府丞带着愿意入京任职的官员, 先一步赶到京都,以王府丞这个丞相为首, 御史台和太尉为辅, 初步完善了大凌的官员框架。

年后初五开朝, 傅绫罗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上。

不出众人意料,她的容貌惊艳了多数官员。

加之傅绫罗嗓音甜软, 温婉贤淑, 叫京都官员有自以为明白了,她为何能获得新君的宠爱。

惊艳之余, 京都官员心里忍不住升起一股子轻视。

以色侍人的女娘罢了, 可要知道,这花无百日红, 早晚有这位女君失势的时候。

擢升为太常令丞的太祝司丞乔运昌心里轻哼,一个女娘叫君上,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已擢升为御史丞的御史中丞钱魏心里直叹气。

陛下一直在服用避子汤, 却又不肯接受旁人, 大凌只有个嫡出的公主, 这叫什么事儿啊。

以王府丞和祈太尉为首的南地官员们,对傅绫罗格外尊敬。

他们自然发现了京都官员那股子不以为意的情绪, 只在心里替他们点蜡,丝毫没有提醒的意思。

他们深知,在某些方面, 傅绫罗比纪忱江的手段还要凌厉。

果不其然,在上首发现京都官员的不以为然, 纪忱江当场就想发作,被傅绫罗给拦住了。

“陛下,今日由我来主持朝政可好?”傅绫罗笑道。

纪忱江顿了下,低头笑应下来,亲手给傅绫罗倒茶,再不吭声了。

乔运昌和钱魏,还有纪氏新上任的宗正,都忍不住蹙眉,陛下是不是把这位女君捧得也太高了些。

傅绫罗心里清楚这些官员们怎么想,她只是懒得跟人废话,在第一次大朝上,带来了新任女君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百姓们深受前朝折磨,战乱之苦,新朝初立,着令废分封立郡县,免一年赋税,次年起赋税永久减半。

大司农部丞质疑,因为南北都有战乱,国库本就虚空,若是免一年赋税还好说,可往后赋税全都减半,朝廷就要穷了。

傅绫罗笑着解释,“南地粮草丰茂,北地药材矿产丰富,可过去权贵和封地倾轧层出不穷,南北交易不便,从今往后,由朝廷擢选皇商,带领行商促进各地交易,让百姓们富起来,赋税才能源远流长。”

一味压榨百姓,天下穷人更穷,富有者愈富,却并不多交赋税,新朝只会更穷。

钱魏第一个站出来,“君上此举不妥,商贾地位低下自有低下的道理,若是提高他们的地位,让那些铜臭满身之人有机会插手运作,难保不会出现贪污渎职之辈,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乔运昌附和老师的话,在朝为官的钱魏学生不少,都站出来反对。

傅绫罗这把火烧的不是百姓,是士族的地位。

士农工商,商贾居末,往后商贾的地位却要高上不少,这对士族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都觉得,傅绫罗一个女娘,这是瞎胡来。

傅绫罗不予反驳,只说了自己的第二把火,直接烧到了士族身上。

纪氏没有直系,可废分封也不是什么容易推进的事情,会伤害一大批武官和士族的利益。

傅绫罗下令,士族可用一半家财换得各地列侯名额,掌管九州郡县事务。

同时,墨麟卫更名监察司,负责检查各地政令推行,若有违反国律者,定斩不赦。

钱魏脸色变黑。

朝中与世家有关的官员和纪氏宗正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士族的机遇。

只要他们能有把握让监察司不逮着把柄,那往后世家就能如同原本的封王一样,掌控各州。

除了被剥夺了监察权去的御史台,所有官员对此接受都非常良好。

世家早被殷氏打压得不成样子,如今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财富,就能有重新起来的机会,只要有些底蕴的世家就会愿意。

至于献出的这部分财帛,用来充盈国库,有了钱,各种政令就都能推进下去,九卿也没了反对的余地。

墨麟卫的威名,现在众人也差不多知道些了,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女子九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墨麟卫渗入不了。

由墨麟卫来监察,也不怕世家会成为新的藩王,割据一方,大家各有所得。

第三把火,傅绫罗则烧到了文人身上。

新朝元年,在登基仪式后,会大开恩科,往后科举不舍门槛,两年一次,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京都和各郡县。

朝堂上如今还有职位空着,没有合适的人来担起官职,傅绫罗和纪忱江都没急着从现有的官员里选拔人来担任。

能者任之,这是新朝的规矩。

没有能人?天底下聪明人多得是。

也让京都和南地的官员们心里清楚,不管你们私下里怎么盘算,想要功名利禄,就得有本事,没本事你那是做梦。

傅绫罗这个出场,把文武百官给烧哑了,这女君……好像没想象中那么好对付啊!

士农工商,世家寒门,三把火下去,她全烧了个透彻。

“入住宫闱之前,我不会经常上朝,若各位爱卿有什么想要禀报的,可以让殿前司带话到别庄。”傅绫罗始终都是跟纪忱江迥异的温柔。

“若有良策,本君必有重赏,自然,若有人觉得本君的政令只是玩笑,到了人头落地的时候,不必求到别庄,来碍本君的眼。”

“各位爱卿可都记住了?”

纪忱江第一个点头,“我记下了,回头谁不老实,我来处置。”

官员们:“……”

钱魏等人心里却愈发沉重,不怕美人有颜色,只怕美人还有心计。

新君都被她操控在手里,连纪氏的子嗣新君都能说不要就不要,长此以往下去,这新朝还会姓纪吗?

哦,也有可能,毕竟傅绫罗只有安乐公主一个子嗣,大皇子纪贤均也不是皇家血脉。

往后,大凌即将变成女圣的天下吗?

可能是傅绫罗长得太娇软可欺,也可能是习惯了男尊女卑的京都儿郎们不甘心的挣扎。

钱魏避开南地官员,带着九卿各令丞,没过几日就拦住了纪忱江劝谏。

他们不会在这风口浪尖直言傅绫罗的不是,那是找死。

“陛下,子嗣传承自古天经地义,皇家子嗣不只事关您的皇位,还事关天下安定,如今您只有一个义子,一个公主,子嗣太稀薄了些。”

“您服用避子汤药,是为了君上安危着想,臣等建议,陛下还是广纳后宫,也是替君上分忧啊陛下!”

“臣等对君上绝无不敬之意,只是子嗣传承重于泰山,若传出去您服用避子汤的消息,只怕天下都会嗤笑女君,孰轻孰重,还望陛下三思!”

他们都不说新君的脸面了,反正这新君也不要脸,那你既然喜欢傅绫罗,总得在乎女君的颜面吧?

纪忱江就知道这群人不会消停,但没成想他们能想出替他们家阿棠说话的法子来。

他沉吟,“有道理,是不能叫女君丢了脸面。”

阿棠最要脸,如果民间传出去她不好的消息,叫她知道了,她可能不会生气,绝对要折腾他。

他冲着来劝谏的官员道:“朕知道孰轻孰重,此事朕会慎重考虑,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你们放心吧!”

他突然想到,不只是文武百官还不清楚阿棠的分量,天下百姓也不知道,如此不好。

钱魏:“……”

他心窝子有些哆嗦,怎么听这话,他就那么不放心呢!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没有错。

四月底,祝阿孃带着王夫人、祈夫人等南地官员家眷抵达京都。

祝阿孃与傅绫罗一起住在别庄,替傅绫罗充当娘家人,陪她待嫁。

皇庭之中,各处都已按照傅绫罗的意思修缮好,完全没有了原本殷氏在时的奢靡,反倒增加了几分南地的精巧雅致,令新君和女君随时可入住皇庭。

皇庭内发出昭告,六月初八,上上大吉之日,宜嫁娶,宜搬迁,双圣登基仪式和新婚大典于这日举办。

流水一样的礼物从各地送入京都,朝廷还特地邀请了各地德高望重的权贵和士农工商各界人士,入京见证典礼。

太常寺以不符合规矩,人多容易出乱子为由,谏言了无数次,止于五月中班师回朝的纪家军驻扎京都。

周奇带着纪家军,从京城十里外一直驻守到皇庭里,足足万人。

加上铜甲卫、墨麟卫和禁卫军,就算人再多,也不怕出岔子。

别说百姓了,就是权贵们和文武百官,也都没见过双圣临朝的大场面,都有些好奇。

京都客栈和酒楼在五月底就都被预订一空,甚至有人出高价,只为了在酒楼门前的空地上站一站,叫商贾和百姓们乐开了花,没口子地赞双圣的好。

六月初八,万人空巷,举国同欢。

傅绫罗今日并未跟新嫁娘一样佩戴珠帘,手拿却扇,甚至没有着新嫁绿衣。

她跟纪忱江一样,都是一身金红相间的龙袍。

只在龙袍前的蔽膝绶带是绿色,其上金色祥云纹托起五爪金龙,格外显眼。

凤冠霞帔也被改成了凤纹通天冠和龙纹披帛,待得全福夫人替傅绫罗梳完头,绾起发,穿好衣衫,全福夫人都被傅绫罗浑身的气势给惊住了。

她跟祝阿孃感叹:“乖乖,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美得不似凡人的女娘,君上不愧是女圣,怕不是真神女下凡历劫来了?”

祝阿孃看着傅华嬴小心翼翼将傅绫罗背起来,跟着往外走,笑得眉不见眼,“说不准就是呢。”

不过这小神女的劫难啊,从十岁那年就渡完了,往后就都是享福来了。

傅华嬴在门口候着,看到气势非凡的阿姊,眼眶也有些滚烫。

他前些时日在别庄见到阿姊,仿佛间似是见到了大伯,傅翟就总是那么温和,可眸底确是叫人信服的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