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十八味的甜 茴笙 6970 字 10个月前

班长大人生气了。

肖让立刻端正态度,装模作样咳嗽一声,刚想说点什么找补一下,那边却传来悠长的铃声,“下课了?”

准确地说,是放学了。

原本就是上午第四节 课,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吃饭,老师还不在,所以下课铃一打响,众人就如猛兽出闸一般冲了出去。沈意看着一眨眼就跑得没影了的同学们,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就这么玩了一节课!

难怪书上都说,偷懒的时间过得格外快!

“小意,愣着干嘛,赶紧的啊,再不跑一会儿吃饭没位置了!”杨粤音在前面喊。

关越越也在等着她。沈意看着她们俩,忽然一阵心虚,手忙脚乱把手机藏到桌肚里,“我、我中午有点事儿,要出去一趟,就不去食堂了……你们去吧,别等我了。”

杨粤音惊讶,“什么事儿啊,怎么没听你说。要我陪你吗?我们也可以一起出去吃。”

“不用不用不用!”沈意连忙说,“你们赶紧去吧,一会儿没菜了!你今中午不是想吃咖喱鸡块吗?那菜得用抢的,快去,别管我!”

她边说边紧张地看着杨粤音,生怕她还不死心,一定要过来陪自己。要是被她看到手机,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为什么大中午不吃饭,躲在这里和肖让视频……

好在杨粤音经过短暂抉择,觉得果然还是咖喱鸡块比较重要,丢下一句“那你当心点哈”就拉着关越越跑走了。教室里人走了个干净,沈意这才轻舒口气,拿出了手机。

一低头就看到了肖让,他在屏幕那边闷声发笑。沈意疑惑问:“你笑什么?”

因为大家都走了,这句话她没有再控制音量,声音出口的瞬间不由感慨能自由说话的感觉真好。

肖让:“我笑,原来躲躲藏藏的不止我一个。”

沈意想到刚才他差点被导演看到手机的经历,也觉得有点相似,也忍不住笑了。

窗外响起了音乐声,是校广播站的广播开始放了,沈意从座位上站起来,透过窗户往外看,只见人群如潮水般涌出教学楼,朝同一个方向奔去,可谓壮观。

“不过,你不去吃饭没问题吗?不饿吗?”肖让问。

饿……当然是饿了。

脑力劳动本来就容易饿,高三学习任务又重,每天上午第四节 课都是最煎熬的时候,基本都得准备点饼干零食及时补充才能撑下去。

沈意刚才拒绝和杨粤音她们一起去吃饭是下意识的,这会儿肖让问了才忽然反应过来,等等,她拒绝的时候他都听到了,那么,这件事落入他眼中是什么样子?

她为了跟他视频,连饭都不吃了……

沈意只觉得有血瞬间冲上脸颊,连耳朵都红透了。肖让看向她的神情里透着犹豫迟疑,似乎想问又不好意思问得太直白,让她越发窘迫。张口结舌好半晌,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答案,立刻抓救命稻草般抓住,“我……我没撒谎,我中午真的有事儿。班上的事儿,要出去打印一点东西,所以,我可以一会儿在外面吃。不用跟大家挤……”

“真的?”肖让犹不确信。

“真的!”沈意坚定点头。

“那就好。”肖让这才松了口气,“我怕耽误你吃饭。”

沈意不敢再接这个话题,拿着手机走到教室后面,借着来回走动平复心情,肖让的目光却被一个东西吸引。

因为沈意把手机拿歪了一点,镜头也跟着歪了,他瞥到一侧的教室后黑板。之前那里都是画的黑板报,现在却有了一些变化。

“周远,南京大学……”

他轻声念道,沈意愣了下才明白他是在念后黑板上的字,跟着回头。

“那是大家的高考目标吗?”肖让问。

确实是大家的高考目标。

高一开学时,学校就组织学生填过理想大学,高三又来了一次。而且这次不仅填了表格,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乔蕊还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写在了后黑板上。

沈意学着肖让那样把模式换成了拍摄,镜头对准黑板。只见光滑如镜的黑板上,黑板报被擦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彩色的粉笔、不同的字迹,写满了全班三十几个人的心愿。

没有规定的格式,所以除了中规中矩的“姓名+大学”,更多的,是一句句、一声声仿佛从胸腔中发出的呐喊。

“我发誓!我一定要考上浙大!”

“中传!等着我!老娘明年夏天就来找你!”

“徐丽娜冲鸭!为了江大!你可以的!”

“我宣布!杨粤音和首师大锁了!钥匙被我吞了!谁也别想分开我们!”

“只要考上同济,就再也不用被我妈折磨!七中,老子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

肖让看着黑板。明明只是文字,他却觉得仿佛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他甚至可以想象他们把这些话写上黑板的画面。

每一次下笔,都像战士挥出去战刀,承载的是最炙热的希望。

对肖让而言,高考早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那项“改变考生命运”的意义,他事业稳定,人生的走向不会被这一次考试所决定。

但这一刻,在同学们的呐喊中,他还是感觉到了久违的热血沸腾。

他看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好像没看到最重要的那个人的。眼睛在黑板上找来找去,终于在右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行清秀的粉笔字,连内容也很简单:“沈意,北京大学。”

他挑了挑眉毛,“你想去北大?”

沈意也看到了那行字,片刻后,点点头,“嗯。”

北大啊,真是威名赫赫的四个字。

肖让这样想着,随意坐到地上,一手托着下巴。

她应该去什么样的大学,他以前没有想过,可现在这么一听,又觉得如此合理,如此自然。

她这样优秀的女孩,本就该去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