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社死又修罗(2 / 2)
随后温俊举手:“我只会家常小菜,见笑了。”
这样一来,女生都知道夏蔚蓝选了傅亦白,剩下牛排跟水饺,苏蒙蒙几乎笃定自己选到心仪之人。
这时候,别墅管家带人呈上四道菜,托盘打底,面上罩着一模一样的盖子,从表面分辨不出。
其中三盘分别放置于三位女嘉宾面前,另一道没被选中的摆在中央。
谜题即将揭晓。
坐在中间的刑幽手肘架在桌边,手背撑着下巴微撇头,正看见斜前方那人屈指轻点桌面,动作弧度小又轻,几乎听不见声音。
夜幕逐渐降临,花园四周流光溢彩,将地面影子拉长。
明沉散漫地坐在那里,袖扣处松松揭开挽至肘部,雪白衬衣从厨房出来依旧纤尘不染。
那张得天独厚的俊脸罩在光影处,不笑也惑人。
见她看过来,明沉停下动作,弯起唇角。
“快揭开看看。”
在傅亦白的催促下,她们一起揭开盖子。
答案即将揭晓。
苏蒙蒙满怀期待望向明沉,岂料明沉的视线直接越过她落在刑幽那道菜上,不紧不慢地开口:“水饺好吃吗?”
刑幽支着下巴眨眨眼:“还没尝过。”
明沉颔首:“那就试试。”
其他人的表情几乎不用看,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到两人身上,生怕错过两人之间澎湃的暗涌。
[救命!我原本是唯粉,可是cp好好嗑哦]
[他得意了,他!得!意!了!]
[嗝,饱了]
听到对话,苏蒙蒙跟夏蔚蓝都傻了。
水饺?
明沉煮的是这碗寡淡的水饺?
过了好一会儿,夏蔚蓝整理表情软声笑问:“阿沉你厨艺很好欸,今天怎么想起煮水饺?”
节目组就她一人喊得这么亲切,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多熟。
被选中后心满意足的傅亦白积极性高涨,抢着答:“这个我知道,沉哥人生第一次下厨就煮的水饺,对他意义不同。”
傅亦白把明沉说的话经过自己的理解再转述,明沉看到水饺就想起第一次下厨情形,必定印象深刻,意义非凡。
听到傅亦白的解释,夏蔚蓝点点头,脸都快笑僵:“原来是这样。”
晚餐过后就要进入短信留言环节,为防止观众失去耐心,屏幕切到观察室,万家磊、聂娇娇跟戚虹玉三位“嗑学家”开始猜测短信连线。
聂娇娇:“我想今天有两人应该很明确了。”
万家磊:“戚老师有什么看法?”
戚虹玉:“节目上的嘉宾有老熟人,也有的第一次见面,或许他们会选择自己更熟悉的对象,也可能因为太熟而选择新的尝试。”
在嗑学家们讨论的时间里,七人用餐完毕,耳边响起节目组的指令:“请大家依序进入秘密房间查看自己的任务卡,并选择一位嘉宾发送‘嗑学’短信。”
节目开始之前已经放出规则,每位嘉宾都有一条强制任务,可能是助攻也可能是限制。
第一个进去的是温俊,从容地走进去,从容地走出来。
随后是傅亦白、苏蒙蒙、许寒天、夏蔚蓝。
有些人出来时面带笑容,有些人出来时面色严肃,有些人走出来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到别的嘉宾身上。这一系列反应勾得观众心痒痒,偏偏秘密任务暂时不能暴露。
剩下明沉跟刑幽,观众生怕两人再来一次小学鸡模式吵架,幸亏广播点名:“刑幽。”
走的时候,刑幽特意往旁边看了眼,下巴微扬,好似胜利方。
[芜湖,这就是直播的好处吗]
[她傲娇了,她!傲!娇!了!]
[导演都生怕他俩吵起来]
跟着指引,刑幽来到秘密房间,桌上摆着一个信封。
拆信时,镜头在她斜侧面,能看见动作却看不清任务卡内容。
强制任务只有短短一句话,要求简单明了,却让刑幽皱起眉头。
不过半分钟,刑幽将任务卡塞回信封,站在原地思索片刻,拿起手机发送今晚的短信留言。
《不科学恋爱》的留言方式是:嘉宾们通过手机将自己的留言发到指定官方号上,等节目组收纳后通过广播当着众人的面念出短信内容。
想想七个人坐在一起听留言,社死又修罗。
从查看任务卡到发送短信前后不超过三分钟,刑幽收起手机转身离开,装有任务卡的信封被节目组收回,置换成写着“明沉”二字的崭新信封。
等到明沉进来,大家发现他跟刑幽一样迅速,甚至不到十秒就将任务卡塞回去,拿起手机直接发送短信。
目标明确,肯定一早就想好发给谁,以及发送内容。
待他从秘密房间出来,幽邃的目光落在刑幽身上。
刑幽不经意地抬头,跌入一双蕴含深意的眼睛。
“你俩速度好快啊。”苏蒙蒙一句话打破微妙气氛,冲大家俏皮眨眼:“看来你们一早就想好要发给谁了,我刚才在里面纠结好久,又怕耽搁大家时间。”
刑幽撩开一缕发丝别在耳后:“随便发发。”
明沉挑眉不语。
不过多时,广播腔的声音至屋内响起:【接下来进入‘嗑学’留言播报时间。】
“许寒天,你收到一条短信:谢谢你的晚餐。”
众人看向苏蒙蒙,苏蒙蒙也大方点头。
“刑幽,你收到一条短信:很高兴认识你。”
认识,这两字首先排除明沉。
“夏蔚蓝,你收到一条短信:今天的你比昨天更美丽,晚安。”
这句话证明发信息的人早已认识夏蔚蓝,大家第一个想到明沉,又觉得这话不是他的语气。
“刑幽,你收到一条短信:想跟你交流音乐。”
音乐正是让他们锁定南沉北幽cp的关键,上一秒笃定明沉发给夏蔚蓝的,这一秒立马倒戈。
可是紧接着,下一条短信叮咚响起:“刑幽,你收到一条短信。”
四位男嘉宾,刑幽连收三条,众人屏住呼吸。
播音腔男声顿了顿,续接着念。
“饺子好吃吗?”
“比七年前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