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09章 番外(一)(1 / 2)

番外一

正月里, 一年的农忙结束,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都在这个短暂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休息,养足精神, 继续准备来年的辛勤劳作。

这是芮娘到舅母家的第一个新年, 年三十当晚,舅舅杜功章拿出了珍藏的好酒,芮娘小酌了一杯,当晚又守岁到快卯时, 第二日一家子人都是晕乎乎的,芮娘醒来的时候,也几乎已经到了巳时。

院子里还是静悄悄的, 她赶忙起身去把院子里,鸡圈和鸭圈的鸡已经饿的扑着翅膀直叫唤了。

芮娘赶紧先把这群祖宗给喂了,毕竟每日就指着这几只母鸡下蛋,鸡食洒在鸡圈里, 几只鸡一窝蜂的全都涌了过来,一看还真的是饿狠了。鸭圈那边也是, 芮娘全都细心的喂了一遍,然后才捡了些柴火, 到厨房烧水去了。

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昨晚守岁的时候芮娘已经和田氏包了不少,两个馅, 猪肉大葱和韭菜鸡蛋,农家最常见的两种馅料,昨晚上吃完之后剩下的用罩子放好在外头, 天气冷, 今天早上重新下锅煮一下, 早饭吃刚好。

芮娘烧好了水煮好了饺子,田氏起来了。

“不是说多睡会儿一会儿一起做饭吗,你怎么又开始忙活起来了。”田氏见芮娘又把所有的活都干了,问道。

芮娘笑道:“没事呀舅母,反正我也是睡不着了,就早点起来干活吧。”

田氏笑:“你啊,就是太勤快了,以后去了鲁家,可别什么活都抢着干,知道了吗?”

芮娘笑了笑没说什么,田氏就知道她又没听进去,索性也懒得说了,杜功章这会儿也起来了,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了个早饭。

“一会儿我想上街去,舅母。”吃完饭,芮娘忽然道。

“上街?做什么去?今天是初一。”

芮娘解释:“我之前绣了些新年的帕子,就想等着这两天去卖了,我会在下午吃饭之前回来的。”

田氏知道她心思多,拦也是拦不住的,点了点头:“行,你愿意弄的话你就弄吧,不过早点回来,初一路上人少,你回来晚了,我怕是也没有牛车肯拉你了。”

芮娘连忙点头。

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芮娘回了屋子,篮子里是她早先就做好的帕子,之前王婶拿去卖的那些,只是一部分,还要一些芮娘精心准备的绣样,都是准备等到今天还有明后天去街上卖的。

她换了一件衣裳挎上了自己的小篮子,准备出发了。

原本以为今日进城的人不多,可没想到,在村口她就看到了好几个熟人,其中就有王氏。

王氏瞧见她也挺惊讶的,“你咋要进城去了?”

芮娘有些不大好意思,因为按理说待嫁的姑娘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农村没这么多的讲究,加上芮娘道:“我以为王婶您今天要走亲戚不出门,才想着自己出来。”

王氏乐了:“你还不知道我了,我就是个爱财如命的,啥过年啊过节啊,在我这都没有钱重要,不过你来的正好,咱俩搭个伴!一起进城去!”

芮娘自然连忙道好,她一个人的话,也还稍微有点儿害怕的。

牛车拉了一整车人,都是些村里的村妇,里面有些知道芮娘指了鲁家的就开始打量她了:“大妹子,听说你答应嫁到鲁家去了?咋想的?”

芮娘没明白这话意思,也就只是看着人不回,那妇女袖子里抓了一把瓜子,一边磕着一边道:“那鲁家老二的名声可不咋好,谁给你说的亲?咋……”

“呸呸呸!”

这妇女嚼舌头根,殊不知说亲的人就在一边坐着,王氏一听就冒了火,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咋,你是住在人家鲁家每天听墙根儿啊?人家那鲁二名声咋就不好了?”

“哎哟

我去,你不知道他之前那两房?都说不定是克妻的!”

王氏气的不行:“放屁!那两房一个是过门之前就病死了一个是跑了,连礼都没成,咋算的?!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人,所以人家名声才不行!”

“你这么激动干啥啊!你是人家鲁家的老娘啊还是你闺女要嫁过去啊!”

王氏把芮娘一拉:“她就是俺半个闺女!而且这亲事就是我说的,咋了,你不服气?”

那妇女一听是她说的亲事,又见宋芮娘听了之后没什么反应便不搭腔了,扭开身子坐在一边和其他女人们闲聊,王氏狠狠的投过去一个眼刀,芮娘拉着她摇了摇头,大家便都不再说这个话题了。

这赶牛车的人或许也是过年不想在外面多待,驾的极快,等终于到了城里时,王氏都有快吐了。再看芮娘脸色也不大好,王氏朝那个车夫也抱怨了几句。

“王婶,歇歇先吧。”

芮娘提议,王氏也点了点头。

“哎哟那老头子,不知道急啥呢!晕死我了!”

芮娘从随身带的篮子里掏出个小水壶和小竹筒,给王氏倒了一杯:“王婶你喝点儿,能缓缓。”

王氏道了声谢接了过来,这水甜丝丝的,喝下去只有她果然好受了很多,问:“芮娘,这里面加的啥?”

芮娘笑道:“没什么,秋天的时候摘了点儿金银花还有菊花,一起熬的水,下火解腻的。”

王氏笑了:“你就是手巧,还别说,咱们冬天里天天睡那大炕,我还真的是有点儿上火。”

“那您就回去用这两样熬水喝,很简单的。”

“好好好,我回去就试试去。”

王氏缓了好半晌才终于缓了过来,对芮娘道:“咱们走吧,从这儿进城还有好一截路。”

芮娘点头道好。

城里和村里还是大不一样的,一路上,人虽然不多,但是商铺却是照常开门,从城郊到城里要过虹桥,虹桥边上还有很多的小摊主。

“芮娘啊,刚才那女人说的话你可别放在心上,婶子和你保证,鲁家绝对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差,那鲁家二郎……”

“王婶儿,您不用解释,鲁家的人我相处过几次,挺好的。我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我肯定是知道这些事情的,那些人的话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王氏便笑了:“婶儿就知道,你是个聪明贴心的!你信婶儿的,你将来嫁到鲁家去,日子定不会差!”

芮娘笑了笑:“诶,我肯定信婶儿。”

路过虹桥的时候,芮娘看着两边的摊铺都极其羡慕,有一个农家妇女,带着两个小女孩,正在路边摆摊,前面用木板写了招牌,小碗菜。那菜是用小碗盛的,一份不到十文,素菜更便宜,约莫五文不到,可以根据自己的饭量和胃口随便拿,按照份数结账,芮娘瞧着新鲜,多看了两眼。

再往桥对头有一口井,不少人在此处打水,还有一些男人干的就是在这里替人打水的活计,毕竟有些老幼妇孺,力气小,便是他们这种人赚钱的机会了。

芮娘一路看一路瞧,实在是佩服京都城里这些生意人的头脑,各行各业,都能在这儿找到出头的路子。

王氏带着芮娘到了一条商业街,道:“你就站在这路口卖,看到一些成群结队的小姑娘呀,妇人呀,你就上去问。不过吧,今天毕竟是大年初一,人少,规矩要等好一会儿。”

芮娘忙道:“没关系,我就是试试,卖不掉的话就算了。”

“好,那婶子今天就不陪你了,我要去给你叔抓药,然后咱们到时候就在这儿见。”

“好,婶儿,你去忙。”

王氏走了,剩下芮娘一个人在这卖帕子,这条街上的确没有什么人,但是旁边有一些胭脂水粉的铺

子和成衣铺子,应该是很多女孩子都会来买东西的地方,芮娘似乎也明白了为何王婶儿会选在这个地方,这儿的女子肯定多,帕子和刺绣什么的好卖。

芮娘在街口站了好一会儿,街上的确没什么人,但还是偶尔有些妇人的,瞧见芮娘的帕子,也觉得新鲜。

“小姑娘,咋初一还出门做生意。”

对方是个卖腊肉的,芮娘笑:“您不也是吗?”

“嗐,我们这就是趁着过年赚钱的。”

“我这帕子也是,应景。”

“是吗,那我瞧瞧。”

芮娘看了一眼那妇人的穿搭,给她挑了一条米白色的。

“这帕子不是丝缎的,可以反复洗,但是我在下面绣了个柿子,希望您来年事事如意。”

“哎呀,这绣工可真不错。我看见过好多绣花啊草啊鸟的,还没见过绣柿子的呢,这颜色趁着也好看,真不错!多少钱?”

芮娘:“十文,不过今天看在是新年的份上,收您八文。”

“你这女娃娃有意思,成,我也看在今天是新年的份上,买两条!这个我要,我还有个女儿,你帮我选一个。”

芮娘大喜,连忙帮她仔细的挑选了起来,最后拿了两条,一条浅绿色绣豆蔻草和一条浅粉色绣杜鹃花的,那妇人选了粉色的那条,欣喜的给了钱,芮娘心中也很是欢喜,虽然赚的不多,但总归也是新年的第一份收入。

她在的地方,和鲁氏铁铺原本不在一个街坊,只是今日鲁家铁铺的一个兄弟伙家中忽然有急事,鲁越听说后,便喊了陈三一道过来给人帮了忙,那人恰好就住在附近。

街上没啥人,显得天气还是很冷。陈三把手拢到袖子里,看了眼鲁越,不禁笑道:“哥,你真是火气重!大冬天的还穿这么少。”

别人冬天基本都是棉袄,但鲁越似乎很少穿,还是秋天的衣裳,顶多厚实一些,他们刚给人搬完东西,鲁越还嫌热,把外套给脱了。现在出来了,鲁越整理好了衣衫:“多干些活就不冷了。”

陈三苦笑:“可别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越哥你放过我吧。”

鲁越笑笑:“开玩笑的,今天铺子又不开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