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阿哥得知八阿哥被“贬”去礼部, 果然三番五次去乾清宫为八阿哥求情,但都被太子在旁阻挠,几次下来, 大阿哥也觉得改变无望,就暂时放弃了, 打算日后再徐徐图之。
太子自觉铲除了大阿哥的一大臂膀, 就以为大千岁一党离倒台那日也不远了,
这些日子开始有些得意忘形, 又恢复骄恣的状态,但殊不知,这一切都康熙看在眼里。
转眼就到五月, 康熙宣布要帝巡塞外,并命诸皇子一起随行, 胤禛和八阿哥现在已不身居要职了, 自然也在其中。
胤禛见孩子们都长大了,且弘晖的身体, 现在虽然没有到康复如故的程度,但不做剧烈运动应是没多大问题。
而骑马、射箭等项目,只要多注意分寸,不可太过劳累, 那便不会损伤到身体。
所以他打算都带上,让孩子们随他去塞外见识一下辽阔的草原。
胤禛也问亦嫣要不要随行, 而他来蒹葭阁的时候,亦嫣正哄孩子入睡。
“这次我也能去吗?”亦嫣惊讶地指着自己,天呐, 蒙古的大草原, 她上辈子都没去过呢。
胤禛望着一脸兴奋的亦嫣, 也跟着勾起了嘴角,抬手牵起她的手,含笑点头:“这次帝巡塞外可能长达三个月之久,我怎么可能不把你带上。”
亦嫣露出一丝羞涩,忽然想到什么,又问:“可我手上的事务怎么办?”
胤禛略微思索了一下:“交给喜嬷嬷和福嬷嬷两人代劳便可,更何况这府里不还有福晋在吗?”
亦嫣面露犹疑,虽说这也可以,但她们去逍遥,留四福晋一人守家,这似乎有点不厚道吧?主要的是…低眸看了眼怀里睡熟的姝姝,又难过地摇了摇头:“要不,算了吧,我放心不下姝姝。”
要说带上姝姝吧,可姝姝如今才一岁多,那里能经受得住三个月时间的舟车劳顿?可要说将孩子留给喜嬷嬷和福嬷嬷照顾,她也舍得不见孩子三个月之久啊。
其实这已经不是亦嫣第一次为了孩子,放弃外出游玩的机会了,之前胤禛随康熙去木兰围场狩猎,当时她也是因弘曜太小,就没有和胤禛一起去,还有一次是就在她怀姝姝的时候。
所以生一个孩子,就会束缚住母亲好几年的自由时光。
此时胤禛也和亦嫣想到一块去了,正想再劝,可他就是再想带着亦嫣同去,也不忍女儿受罪,良久叹息道:“那好,你就在家里照顾姝姝,我就先带着弘曜几个去,等姝姝长大些,我们再去也不迟。”
亦嫣遗憾地笑了笑,也就只能这样了。
...
胤禛回前院以后,想到自己这几个月将不在府里,便有些忧心忡忡。
虽然福晋近几年确实一直安分守己,但怎知四福晋会不会旧态复萌,思忖片刻,胤禛决定让人去将福晋叫来前院一趟,而且他这次要将弘晖带出门,也得和福晋商议一番。
苏培盛来到正院禀报之时,四福晋险些没拿稳手中的茶杯。
自从上次弘晖出事以后,她便没有再涉足过行云堂,去往前院不是去看望弘晖就是出府,就连前院的吃穿用度,都是她底下的人送去。
“四爷可曾说过因何事宣我去前院。”四福晋放下茶杯问苏培盛。
苏培盛也没什么好隐瞒了:“主子爷不久后便带小主子们,随万岁爷帝巡塞外,主子爷可能临行前要交代您几句。”
四福晋露出一抹恍然,随皇阿玛帝巡塞外应该会去两三个月,如此长的时日,四爷应该会带着舒穆禄同去,那么到时府上就剩她一人看顾四贝勒府,四爷宣她去,当面交代几句也是应当的。
她收起眼底的那抹失落,告诉苏培盛待她更完衣便去。
四福晋更完衣,便带着珍珠出发了,刚出正院的大门,随行的珍珠便提议道:“福晋,蒹葭阁那头的大门离四爷的行云堂脚程。”
她和禄嬷嬷给前院送东西,很多时候都走那里。
四福晋这才恍然想起除了经常出入的两道大门,还有一道连通前院和后院的大门。
回想当初建蒹葭阁之初,去过蒹葭阁的众人,内心都羡慕四爷特地为舒穆禄再添一扇来往前院和后院的大门。
可那些人不知道内情,她却是知道,蒹葭阁现在那块地,本就是四爷预留扩充他住所的地儿,之所以种上竹林,也是觉得长期空着不好看。
所以严格来说那块地,本就不属于后院的规划,所以原本后院和前院连通的两道大门,离竹林那处路程甚远,如果不再打通一扇大门,四爷要从行云堂走到蒹葭阁,脚程也不比原先的烟雨阁近上多少。
这样四爷何必要浪费原先给自己预留的地儿,直接择离门最近的院子再扩建不就好了?
这后院的人总是在意自己能离四爷有多近,可这如果离四爷近点就能得宠,那么为何当初离四爷最远的舒穆禄,反而夺得了四爷的一颗真心?
想要这里,她嘴角荡起一丝苦笑,那么多年过去了,她竟还在想这些。
身后送两人出门的吉嬷嬷,察觉到四福晋失落的情绪,心头不由一紧。
这珍珠真是的,怎么能提议福晋走蒹葭阁那边的路?好不容易福晋和四爷有缓和关系的可能,珍珠却提上那么一嘴。
这万一又激得福晋对付侧福晋怎么办?
不过她也知道这怪不得珍珠,毕竟没人知道福晋仍对侧福晋心存芥蒂。
大家都以为福晋把侧福晋当作是大阿哥的救命恩人,而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随主,对蒹葭阁的宫人也是礼让有加,蒹葭阁那边的宫人也从不因此而骄纵,对她们正院的人也是态度谦和有礼,这一来二去的,两边的宫人都交往出了交情了,有些人还当朋友一样的处着呢。
这些念头只在吉嬷嬷脑海里过了一遍,眼下她担心福晋又钻牛角尖,想了想她还是唤了一声:“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