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御医立刻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看什么看?你少折腾那可怜孩子,他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我这也不是故意的么!”康乐帝这会儿不自称“朕”了。
完全是一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小辈姿态。
堂堂的皇帝如此姿态,谁看了不心软啊?
老御医叹了口气:“你呀,你呀!稀罕人就好好对人家,至于么?”
“我、我还不够稀罕他的啊?”康乐帝还抱怨呢:“现在宫里他横着走都没问题呢。”
“那他能横着走吗?”老御医这个气啊!
俩人关着门说了许久的话,老御医才颠颠的回去,隔天,老御医亲自送来了一个药箱子。
古羽那边,本来是很生气的,但是他不会迁怒其他人,尹明太医也跟他说了,老御医不会放过这俩害群之马。
然后又带着他去看了看新进的药材。
“大多数其实都很常见,外面也能买得到,甚至有的更好一些。”尹明太医道:“不过这边的药材要的分量大,他们一般只挑中等或者上等,有足够分量的药材送来,那些珍品,甚至是稀少的都不会送来。”
“为什么呀?”古羽不明白了,药材当然是质量越好的,药效才会越好啊。
“因为那些药材分量不多,如果送进来不够分量是不行的,所以,只能选分量足够又品质好的来,那些极好的是不会送来的。”尹明太医道:“一些药材不能保证质量和数量,也不会送进来,比如贵重的犀牛角,那玩意儿除了做药材,还能做酒杯;羚羊角是贡品,金星朱砂其实也能入药,不过水飞朱砂明显更容易得到,所以用的都是水飞朱砂,金星朱砂除了皇上没人会用。”
“原来如此啊!”古羽一想也是啊,这可是大宗采买药材,质量上肯定要严格把关,数量上也要足够才行。
不求最好,不要最坏,只要平稳。
“这也是人之常情,供给这边的药材,不说全天下最好也差不多了,可不能有什么闪失。”尹明太医道:“你看上了哪个?”
古羽看上的不多,不过还是拿了一些。
从这里出去,往回走的时候,古羽看看到了一些街道上,竟然还挺热闹,因为过两日就是中元节了。
京中过七月十五,跟南方和西北都不一样。
七月十五前几天的时候,朝廷就下了令,京城所有大街祭祀阵亡将士,路上焚烧钱山,请来道士作道场,清除孤魂野鬼以净街道,百姓也因之效仿祭祀祖先。
而古羽在这个时候,发现冥噐店竟然开始出门叫卖!
平时最悄无声息的买卖家,竟然也有热闹的一天。
有靴子、裙子、玉带衣袍,皆为纸糊,但是做工精巧,几可乱真。
十四晚上百姓买的最多,几张丝绸叶纸铺上供桌,桌面摆设五谷杂粮,以祰祖先丰收在望,十五拂晓挑担挨家挨户叫卖“假米饭”,以祰天有个好收成。
古羽七月十五早上起来,本来想出门去看看的,结果阴天下雨了。
一下雨,他就不乐意动弹了。
“就算不下雨,你也别出门瞎逛了。”靳锋给他洗了个香瓜,放在他手里慢慢吃:“左右这两天是鬼聚会欢乐的日子,民间诸事不宜,在中元节这几天官不扰民,匪不劫道,又因这几天是不收不种季节,百姓都很少外出,避免与鬼冲撞。”
“偷懒就偷懒吧,还找理由。”古羽都被他这番论调给逗笑了:“不出门就不出门了,外头下雨呢,你出门去么?”
“出去,要祭奠阵亡将士,每年皇家都会祭祀,你去年提了那个英灵纪念碑,皇上觉得不错,今年也打算建一个,地方没选好。”靳锋将自己的腰带整理了一下:“你说选在哪儿合适?有大臣提议选在皇陵那边。”
“皇陵也挺好,地方大,还清净。”古羽想了想:“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放在京城北门外也不错。”
“北门都是走的军中之人。”靳锋不太想考虑北门。
“那就在皇宫北门?西门外也行,反正不能在别的地方,那就失去了立它的寓意。”古羽记得他前世那些石碑,有的都立在了最繁华的地方,每年去那里献花,拍照留念的游客,不计其数。
俩人没事儿聊聊天,靳锋出门之后,古羽就爬回去睡了一个回笼觉。
中元节,家里有人祭祀,古羽也给自己的师父烧了东西。
这是一个比较压抑的节日。
不过刚过了中元节没两天,靳锋休沐在家,古羽正在磨他,要一起去北货方看看的时候,大苗子来了。
这次没有直入,而是规规矩矩的请人入内通传,得到了允许,才带着人和东西进来了。
十几个人,俩俩一组,抬着好多湿呱呱的木桶,进来的时候,那木桶里明显是装了水的,还是几乎满的水。
“你这是给我们送鱼来了?”古羽实在猜不出来,这什么东西,非得用木桶装水,倒腾过来,除了新鲜的鱼虾,不做其他的猜想了。
“不能吧?”靳锋觉得,大苗子应该没那么脑残。
“不是什么鱼虾。”大苗子抹了把脸:“这是北疆新送来的东西,皇上说了,给小神医送来的,趁着新鲜还活着的时候。”
“什么呀?”古羽凑了过去一看,木桶里的水,清澈透明,里头装着的东西却是紧紧地闭着嘴巴:“河蚌?”
“是,里头都是有北珠的河蚌,新鲜的,活的这种,我父帅听说了祖父的事情,知道是小神医救了祖父他老人家,跟二叔就在北边让人多多的打捞这种淡水河蚌,里头都是有珍珠的,取出来就能用。”
大苗子擦了擦汗:“但是不保证都是宝珠。”
北珠珍贵,是贡品。
每年产出都很少的,尤其是又大又圆,颜色还白亮的就更珍贵了,皇帝翼龙冠、朝天冠等等用的都是北珠做点缀。
这玩意儿一年到头都未必能有一百颗上好的产出。
“是活的淡水珍珠!”古羽眼睛都亮了。
珍珠的采集,自古有之,直至汉朝,开始区分采珠区,将珍珠产区分为南北两地。
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又称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