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81章 二把火(1 / 2)

张大爷也是个麻利的人,他头一天回来就跟温润说了此事,第二天就带着二儿子,赶了两辆马车去了县城。

温润在家教导孩子们读书,同时,也让人给私塾装修,打造牌匾。

匾额上端端正正的镌刻了四个字:“莲花私塾”。

用的是馆阁体,这是这个时代,非常通用的字体。

不论是科举还是当官写奏折,都是用的馆阁体。

也是温润一开始教导孩子们的时候,就写的字体,成为他们的第一习惯的字体。

要想写别的字体,长大了之后,有了闲暇,再练习别的字体,就行了,要是喜欢的话,还可以学习不同的字体,那个时候就不是学习了,是乐趣,是兴趣啦。

屋里的装修还好说,就是桌椅板凳上,温润要求很多。

要高矮不一样,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

还有大有小,温润的要求很多,比装修都要精细,还让孩子们试坐。

结果两天之后,张大爷回来了。

又来找温润。

“您这是?事情没解决?”温润不明白了。

“粮食是解决了,可是,又有了新的事情。”张大爷这次熟门熟路的上了炕。

温润赶紧扯了两个靠枕过来,张大爷往靠枕上一倚,整个人都有些颓废了:“唉!”

“别叹气啊!”温润哭笑不得。

那边陈旭麻利的上了点心茶水,又给老头儿摆正了鞋子。

“能不叹气吗?”张大爷眼泪都要下来了:“这粮食是送去了,可等了两天,大家都凑够了粮食,送到了县衙之后,县令大人又说了,要人送粮草!”

“送粮草?”温润愣住了:“怎么说?”

“这些粮草,加上县衙的库存,要送去三个地方。”张大爷唉声叹气:“第一个是府库,也就是府城那边,第二个是军营,山南大营那边,第三个要送去省城总督府,这三个地方,一个比一个远不说,送去山南大营啊!”

“山南大营,那不是,王珺在的地方?”温润来了兴趣。

“你高兴个什么劲儿啊?”张大爷唉声叹气,一点兴趣都没有:“说是送去大营,之后呢?你还小,不知道这些事情的结果有多严重。”

“送个粮食而已,有多严重啊?”温润才不信呢,这送粮食,又不是去送命。

“送个粮食而已?上次送粮食,还是十年前,我带着十八个人去的,当时我留了个心眼儿,带着的人,都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我的理由是认识路,年纪大的稳定,当时其他村子的人笑话我,说咱们莲花坳没人了,竟然带了一些半大老头子来出差,头发都花白了,一看就没人了啊!”张大爷得意了一下:“后来怎么着?温家庄带去了十八个大小伙子,二十个壮汉,其他人带的也不少,结果呢?哈哈哈!他们被扣下一半的人,被征募了!当了兵,补充兵源了,没回来!后来打仗打没了,又来了征募令,要他们家出人弥补缺口,还是后来给李县丞送了厚礼,将这个征募令给打了回去,说人家是农户,不是军户,不能出人补偿兵丁人数,上面的县令大人也反对,就将此事给糊弄过去了,后来再来征兵,你都知道了,王珺小子去了。”

温润没想到,还有这个隐情。

原主的记忆里没有,是因为原主当时小,又一心读书,根本没关心外面如何,何况那个时候,原主的父母还活着呢。

“这要是送粮食去,一旦被扣住了,就成了兵丁回不来了。”张大爷又要哭了的表情:“而且县令大人说,要青壮,不要老弱病残去。”

这就让张大爷犯嘀咕了。

带去的人,还能带回来吗?

“六百斤的粮食,能用几个人?”温润算计了一下,问了张大爷。

“起码要去五个人。”张大爷道:“谁家去,谁家不去?去的人能乐意?不去的人,倒是没事了。”

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他作为村长,要公正的,可是,让谁去谁乐意啊?

“还要食宿自理。”张大爷又加了个麻烦的理由:“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就算不住店,野外露宿,可这干粮,饮水,都得自己准备。”

耽误时间,出工出力不说,还得食宿自理。

对一般人家来说,都是很重的负担,还要担心人一去不回。

而且一般的青壮啊,那都是一个家里的劳动力,要这么去了军中,生死难料。

要不然,王珺也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军中。

“这……还有这个说法啊?”温润还真不知道,这里头还有这个弯Βêǐъêì弯绕。

“是啊!”张大爷颓废的躺在炕上:“愁死人了,愁死人了啊!”

温润哭笑不得:“这样啊!?”

张大爷颓废了半天,想办法。

“这样,我们接了去山南大营的差事!”温润道:“我亲自带队,带我们家长工去,我可是举人,有功名在身的,他们敢扣我?”

何况去了,还能见一见王珺。

也不知道他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能不能回来呢?要是能回来就好了。

“这,行吗?”温润去,倒是挺合适,因为没人敢扣着他不放。

“行啊,去看看王珺。”温润道:“给他送点东西去。”

“你真的想去啊?”张大爷以为温润对王珺,是不满意的呢。

“去看看,让家里人放心。”温润又想了想:“不过在去之前,我得先去县衙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行,行!”张大爷现在只能听温润的。

俩人中午吃过了饭,下午就去了县城。

结果到了县城都天黑了,张大爷直接带着温润去了张大哥家。

张大哥家里幸好还没做晚饭,看到俩人来了,张大嫂热情接待,还去街上买了鱼回来。

晚饭就是很地道的腌笃鲜搭配的红烧鱼,大白米饭。

张大哥家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儿,才三岁多点,正跟在母亲身边,张大嫂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索性张大哥这边的家,地方也不大,事儿也不多,她只需要带着孩子,收拾一下家务即可。

颇有点现代“宝妈”的意思。

只是晚饭只有张大爷陪着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