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小麻雀(一更)(1 / 2)

飞不起 林子律 6000 字 10个月前

杨远意不知道,方斐第一次读完那个名为《岁月忽已晚》的剧本,其实就想到了冶阳。

剧本故事发生在90年代,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李航在最后的分配工作机会和自主择业中为了安稳选择了前者,随后来到了一个县城高中成为英文教师。李航年轻,英俊,有内涵,在一群老教师中格外出众,理所当然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小城沉闷,并不能挽留李航,他没多久就开始想要逃离这里。

电影就以这段高中教书生涯为背景,纠结是否离开的李航误打误撞和班里的“大姐大”小琳混熟了,对方开始明里暗里追求这个有些阴沉的外地老师……

等所有尘埃落定后,只剩下“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电影编剧许穆擅长描绘畸恋,写过不少禁忌感情,并且总能将故事编得催人泪下,处处展示人生的无奈境遇。

这个故事中李航与小琳的身份无疑是难点,许穆的处理很讨巧,将落寞青年与叛逆少女之间的互相吸引编造出一层梦幻的外壳,让他们成为两种化身,聚焦于爱情,又何尝不是在探讨世纪交叠时的两种生存方式。

若说刚开始还会疑惑老师与学生如何冲破束缚,等看到最后,只会为两个人不同的选择而唏嘘不已,爱情反而成为最不值一提的部分。

白纸黑字上的暧昧,苦涩,难以名状的失落和一点点突破禁忌的刺激,方斐在看剧本时,脑内总会浮现冶阳灰蒙蒙的天空。

可当时的方斐仍无法想象到底该有一副怎样的场景。

直到杨远意带着主配角抵达准备好的旧单元楼,不知怎么的,剧本里的“教师宿舍”“小卖部”“街道”一下子走入了现实。

冶阳老城区,世纪初留下的房子,和90年代比起来稍新,依旧很有年代感了。

一楼是几个商铺,大部分卷帘门拉到底,剩下还开着的,包括一个缝补店、一个五金店和一个麻将馆,光顾者平均年龄五十岁以上。

任谁来看,这都是毫无活力的地方。

而一公里以外,冶阳新建的购物中心、商业街与敞亮大街与任何一个现代城市相比都并不差多少。柏油马路分开两边,泾渭分明的不只是新与旧。

杨远意指着面前的灰色居民楼:“房子租好了,李航要住三楼,小琳和父母、哥哥在一楼。这一个月大家辛苦了,多多感受。”

闵红棉踩踩脚底还有坑的水泥马路,难以置信:“我们就住在这儿?”

杨远意像没听懂她的诧异:“有点像我小时候住过的筒子楼,后期如果要取景的话,应该不在这里……我还在找。”

闵红棉生下来就没住过这么破的房子,当场有点甩脸色。可她不知想了什么,大力嚼了一会儿口香糖后一声不吭地拎起箱子,亲亲热热挽起贺佳的手,神态自若地和剧里扮演“爸爸”“妈妈”的两位演员去了一楼。

方斐没说什么,干脆也准备先去安顿下来。

箱子没多重,里面最占分量的是几本书。方斐带它们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剧本背景设置在90年代,那么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娱乐设备暂时可以摒弃,保持日常沟通即可,否则正式拍摄转化不过来,容易出戏。

他还不知杨远意是严格如叶承荣,或者委婉如楚茵,多准备总没差。

早些年方斐的确不会拍戏,还没等他从这份事业体会到乐趣,就被烈星下令封杀。烈星当时家大业大,方斐太被动,莫名其妙丢了许多继续演戏的机会。

可在他待业的那几年里,方斐捡起看书和看电影的习惯后反而容易沉下心去分析一些平时看不太明白的表现手法。他缺人指导,也缺镜头,这次能跟随杨远意进组,对他而言不仅是难得的“东山再起”,也是一次试验。

让他看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做演员。

这些方斐都还没打算告诉杨远意,他想杨远意不会喜欢听。

走去三楼时乱七八糟地思考着这些有的没的,身后有脚步声跟上来,方斐头也不回,在转弯时瞥见某人那身纯黑的打扮,暗自好笑。

“还以为你不想要住这里。”

“为什么不?”他反问。

杨远意轻笑,很随意地单手勾住了方斐肩膀:“满意吗?”

这片房子早些时候是某个机关的家属宿舍,后来新盖了小区,故而老城的宿舍基本都低价出租了。一层双户,另一边是三室的。家具齐全,只是有点旧,墙砖地板不可能为了这一个月体验生活全部重做,故而保留着原主人的装修。

“比我小时候住得好多了。”方斐比划着,“我奶奶家当时还是城郊的乡下,平房,砖瓦的那种。不过有个大院子,种了好多橘子树……”

不知是否熟悉的空气令他打开话匣子,杨远意看得不自觉地笑,坐在沙发上,听方斐说了会儿橘子树和红砖墙。

窗外天空灰得发白,杨远意突然问:“你没想过回去吗?”

“嗯?”

“这里到你家,走路是不是只要二十分钟。”杨远意注视自己预想中的诧异,耐心地问,“不想回去看一看啊?”

“……不是要体验生活吗。”

“怎么了。”

“按说就不应该到处乱跑吧杨老师?”

杨远意悠闲地托着下巴:“你有特权,我们悄悄去。”

方斐问:“你跟我一起去?”

“嗯,不许?”

“没有,就是……”他心里藏着偷偷摸摸的甜蜜,“我怎么跟爸妈介绍你?”

杨远意装作认真思考,说:“就说你是我的男主角呗。”

“……哦。”

“总不可能直说我是你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