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传召(1 / 2)

萧甯横插一杠,倒是让原本已经对赵九福懈怠的那些人紧张起来,面圣之后的第二日,侍讲学士冷淮川就出现在了赵九福面前。

这位冷大人依旧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说话做事都比萧甯温和许多,“赵大人,我这边有几本书需要整理一下,都是记载这些年朝廷大事的,不知你能否帮忙。”

若说萧甯的作为是突如其来不知所为,那么这位冷大人就是明摆着拉拢的意思了,赵九福作为下属,自然不可能拒绝这么合情合理的事情:“大人客气了,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见赵九福十分利落的过来帮忙整理,冷淮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原以为陛下已经忘了这位新科状元,毕竟被忘记的状元也不是一位两位,谁知道……

早知道如此的话,他就应该多坚持一些时日,如今正值翰林院变更之际,谁知道一个能够讨好陛下的状元郎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冷淮川心中暗怪自己小看了萧甯,原以为这位比起耿直为人严肃,并不擅长用人,谁知道人家不是不擅长,而是一抓一个准,其他不过是没心情出手罢了。

赵九福若是知道这位冷大人的一番心思,恐怕会暗笑几声,觉得他实在是想的太多,毕竟萧甯的脾气摆在那儿,若说是利用的话实在是牵强。

不过经此一事,原本是个大闲人的赵九福忽然变得忙碌起来,要说以前他是翰林院的小透明,那么现在谁做事儿都喜欢喊他一句。

于是赵九福就开始忙得脚不沾地的翰林院生涯,以前大家无视他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今使唤的多了,却发现这位新科状元郎确实是不简单。

众所周知做官跟读书是不一样的,许多惊才绝艳的进士,一旦入朝为官就失去了身上的那股子才华,甚至变得格格不入起来,每三年那么多的进士出现,但真正有才能的官员却还是少之又少,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赵九福进入翰林院之后不声不响,旁人同他说话的时候,他便笑盈盈的应对,旁人不搭理他的时候,也不会专营疏通,只是闷不吭声的在屋子里头看书。

这般一段时间下来,众人还以为这位状元郎跟以前那些新进的翰林院修撰一样,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一直到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段时间下来不少人找赵九福做事情,其中难免也有人存心为难,或者想要考校一下的。

理论上说,新人总会犯错,错误大小就看个人的能力了,但这赵九福就像是前辈子在官场上历练过一番的老油子,小错虽然也有,但大错却从来不犯。

不管是什么事情,教到他的手中总能够办得妥妥帖帖的,从修改修书校对这样的小事儿,到起草诏书这样的大事儿,他竟时做的得心应手。

甚至有人怀疑,他偶尔犯下的小错,也不过是故意为之,这般一来上头的长官也能教导一二,既显得自己谦逊得体,又能让长官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这样的是思想下,翰林院的官员们对赵九福越发的客气了,一个状元郎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状元郎被皇帝看重的同时,还是个有真材实料的。

不管是萧甯还是冷淮川,心中都觉得赵九福未来不止于此,除非这人半路上夭折了,不然将来说不定就是同僚或者敌手,心中自然更加重视。

其中冷淮川原本就是个心思细腻并且心机深沉的,以己度人,他越发觉得赵九福不简单,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新科状元郎,不说跟杜志书似的不知道好歹,但能压得住自己的性子不说,该表现的时候还会给人留下余地,可见心思之深沉,这样的人除非能够一棍子打死,不然他是不愿意与之为敌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反插一刀呢!

若是赵九福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恐怕还得感慨一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哪里是心机深沉想得那么的深远,而是上辈子的经历与现在的官场并不能完全吻合。

他确实是有几分为人做事的本事,上辈子那些厚黑学也没白读,但上辈子已经成型的世界观还是带来一些小麻烦,偶尔做事情总会露出一些来,这就是所谓的小错了。

但官场就是如此,赵九福身上的一些小错,在某些有心人的眼中就成了深思熟虑,反倒是给他未来的为官之路带来一些小便利。

只是这些小便利将来是好是坏,现在也实在是难说,赵九福只知道如今在翰林院不说如鱼得水,也比一开始寸步难行好多了。

这一日,赵九福又在处理冷淮川交给他的事情,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赵九福依旧做的十分仔细,在他看来冷淮川愿意让他做事情,也是另一种示好了。

不过很快有人脸色匆忙的进来禀告:“赵大人,外头有公公来传旨,让您进宫伴架。”

赵九福原本写字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将手中毛笔放下,略收拾了一下行装就跟着出去了,外头果然有一位太监等着,是个面生的太监,看起来不过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那太监打量了一番赵九福,露出一个笑容说道:“赵大人,请随我走吧。”

赵九福点了点头跟上,一路上只是略客气了几句,并未打探任何皇帝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