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孙武执叶邑(1 / 2)

因楚国制度的不同,所以楚国的县公,要比中原诸国的邑宰权力大很多。

简单来说,楚王让李然前去叶邑任县公,便是将叶邑以及其所属的土地,一并是封给了李然。

而李然在叶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可以不受楚王的管束,可自行裁决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

这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是的。

楚国的这种独特的“县公”,其实权之大,几乎就相当于是执宰一方的最高长官。

但是,这种“县公”制度,却又完全迥异于周王室的分封制。

其迥异之处就在于,对于所谓的“县公”一职,楚王都是有直接任免权的。

并不是像周王室那样,一旦封了国,那这个国家便不再受周王室的管制,而是成为了世袭的职位,并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或许是因为楚国人是汲取了周王室逐渐衰落的教训,又或者,楚国人就是要处处有别于“周王室”。总之,在这一制度的加持之下,楚国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一条相对集权的道路。(当然,仅限于春秋时期)

这是不是又很像将来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制度格局的“郡县制”?

是的,所以如果要说中国最早的“郡县制”开端是什么时候?很多人或许第一反应会想到是秦国。但其实呢?秦国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文抄公”罢了。而他所抄袭的对象,就是如今这个,早了他几百年的楚国。

再把话说回来,由于“县公”一职,其职务其实就等同于一国之主。

所以,也由此可见,楚王这回可算得是真的下血本了。

毕竟,此时此刻,坐在这章华台内的卿大夫可不在少数,然而他们其中能够获封为“县公”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而李然作为一名外臣,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楚臣,却已然得到楚王如此的奖赏。楚王熊围的礼重之意,难道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

饶是李然自己,在听到楚王如此“慷慨”的封赏过后,那也是忍不住一怔,半晌没回过神来。

他的确没想到,这楚王居然会出手竟是这般的阔绰。要么不出手,要一出手便是赏了一国啊!

“先生?”

“先生以为如何?”

楚王仍是一脸灿烂笑意的看着李然,满怀期待的问道。

而在座的一众卿大夫,见得楚王竟是如此的大方,那看得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

毕竟,这赏赐可是前所未有过的!即便是伍举,身为楚王熊围身边的第一宠臣,却也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如今楚王竟是直接封了李然,一个在他们眼中的外邦之臣,他们又岂能不眼红?

饶是这帮人也都是老狐狸级别的存在,可此刻见得楚王如此重赏于他,那脸上也是止不住的浮现出羡慕。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李然,在稍稍镇定下来之后,便立刻是清醒了过来。

其脑门上,也不由是一阵黑鸦掠过。

“我特么跟你说了一万遍了,我不想留在楚国,更不想在楚国当官!”

“耳聋是吧?直接赶鸭子上架是吧?!”

“这哪是什么好意!这分明就是逼着老子上梁山啊?这货是把老子给当作卢俊义了啊!”

李然见过不要脸的,却还没见过像这么不要脸的。要放小说里,宋江对卢俊义那般耍流氓,那可都是小说家言,现实里哪有这样玩的?!

而李然这时候可还真叫一个阿公吃黄连——苦了爷了!

其实,他又岂能不知道楚王的这些个如意算盘?

一旦他接过了这个封赐,那他再不想承认,那也是难了。

不仅如此,以他那周人身份的政治仕途也就算是走到头了。

因为,他一旦成为了楚国的县公,便就意味着他李然已经是直接受命于楚王的了。

如此一来,那他还谈个屁的南北和平,天下安宁?

北边的中原诸国只怕恨不得要把他给挫骨扬灰了都!

但如果他不接受呢?可以放心,楚王这早就是留下了后手的。若是李然执意不肯授赏,楚王到时候,只需要将这消息一经宣扬。

这马上就能整成另一出戏,用来宣扬“楚王礼遇贤人”的典范。到时候,非但中原诸国会记恨,便是楚国上下,那也不会给他以好脸色的。

正所谓“挡人财路,杀人父母”。你李然一下子直接都是这样的姿态了,你这可不就是给后来的人难堪么?

还记得当年的介子推吗?介子推是怎么被歹人陷害而被活活烧死在山上的?

可不就是“标榜自己高风亮节”而惹下的祸患吗?

狠呐!

着实是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