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邓析以身殉法(1 / 2)

邓析倒是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范蠡竟然会深夜来此,他不由先是一怔,随后说道:

“少伯?你怎么来了?”

范蠡低声道:

“大人,蠡乃受子明先生所托,前来救大人出郑国……”

邓析闻言,却是果断摇头道:

“哦,少伯能有此意,析不胜感激。只不过,生死有命,倒是当真不必了。析死而死矣,并无出逃之意。”

范蠡闻言,不由一愣:

“大人,如今郑国已乱,驷歂居心不良,欲将大人与我家先生不利……蠡既已谋定,当可带大人出奔,大人若此时不走,日后恐再无良机!”

邓析长叹一口气。

“哎……十几年前,析年轻自负,自恃才高。每每与子产大夫作对,要说起来,邓析在那时便合该为子产大夫所杀!只因子产大夫有容人之量,饶了邓析这条性命,并是将我流放去了叶邑。”

“后来,幸得子明先生举荐,竟是让邓析得以活着回了郑国,并委以重任,能为国效命。所以,邓析已是多活了十余载,现在郑人既要杀我,我又能去往何处?”

“啊呀,大人何出此言?无论去去往何处,终是比在这里坐以待毙的好啊!”

范蠡如是说道。

邓析闻言,却是又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并是与范蠡摆了摆手:

“我若是就这么走了的话,驷歂定会迁怒于《竹刑》,若《竹刑》被废,那么析的这几十年来的心血也就付诸东流了。”

范蠡瞪大眼睛。

“大人……你……你难道是要以身殉法?”

只见邓析甚是坚毅的缓缓点头,没错,他确实就是作得此想法。

“昔者铸剑之人,每欲出得利刃,必要以身投炉。析死不足惜,我邓析既可作刑,又如何能够不以身作则?郑人若果真能以《竹刑》问罪于我,则郑国便无人能驳《竹刑》。若不能以《竹刑》论罪于我,我若蒙冤而死,则《竹刑》日后亦必深入人心。若能如此,那么这一切便都是值得的!我邓析不才,甘愿以身殉法!”

范蠡连忙说道:

“大人何不留着有用之身?行得如此于己无利之事,实属不该啊……”

邓析伸出一只手,淡然道:

“呵呵,邓析本就是郑人,为郑国身死,也是理所应当的。若是苟活于世,又将置《竹刑》于何地?少伯,你既非郑人,自然是无需作此考量的,还是赶紧带着你家小主速速离去吧!”

端木赐在旁,此刻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亦是从旁劝道:

“司寇大人,在下不才,但家师曾有言:‘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大人既有自知之智,却为何不自爱?自戕自害之人,又如何能为君子之道?”

邓析看了一眼端木赐,淡然笑道:

“这位先生倒是面生,但是所言倒也是极有道理。近来听说郑邑之内有人是蓄意乱市,以至郑邑之内皆人心惶惶……恐怕便是你二人之所为吧?”

“呵呵,好哇!如今郑邑之内可谓是惊涛瀚浪,而你们二人,虽是身处其中,犹弄潮耳!当真了得啊!”

“只是,郑人何其有辜?我知二位虽亦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毕竟攸关芸芸众生,还望届时二位能够高抬贵手,莫要再殃及无辜才好啊。”

范蠡一个拱手,并是无奈道:

“郑人愚昧,皆以商贾为恶。却不知‘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的道理,以至于如今祭氏一族与郑国早已离心离德。要说起来,如今的局面,本也是郑人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邓析听罢,不由又是一阵苦笑,并是叹息一口:

“哎……少伯,郑人确是有负于祭氏,但祭氏毕竟亦是郑人。即便是就此离开郑邑,析还是希望祭氏能将郑国给安定下来才好,要不然,祭氏一族若就此背负背祖忘德的骂名,又是何必?”

只听范蠡又是愤愤不平道:

“如今大人身陷囹圄,那些国人不仅不替大人喊冤,在外反倒是个个都在那落井下石,嚷嚷着大人的不是,如今大人又何必要替他们这些人着想?”

邓析又是一声叹息道:

“民愚而不知乱,是治之失也!析也无能,不能使民智开化,此乃邓析的过错。国人无知,易为人所蛊惑,之前围堵祭氏,析便是痛心不已。但是,他们这般愚昧,析作为司寇,自亦是责无旁贷。”

“少伯,析如今别无他求,只盼二位能念及众生之德,至于析之生死,已是无关紧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