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要起风了(2 / 2)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6668 字 10个月前

多亏了裴矩在关键时候哀声说了一句‘他还是个稚子,我们也要跟他计较吗’。

这才让李纲等人纷纷闭口不言。

李纲等人即便是脸皮再厚,资历再老,也不好去为难一个死去的稚子。

李元吉踏入承恩殿的时候,李渊在冲着李世民咆哮。

各种难听的话,不要钱的往出跑。

李世民没有查到足以能消除李渊怒火的人,所以李渊将一腔的怒火全部宣泄到了李世民身上。

李渊甚至叫着李世民的小名,当众痛骂李世民领兵在外时间长了,专制惯了,又被府上的那些读书人教唆的,已经大变样了,已经不再是他以前的那个儿子了。

这话就非常严重。

严重到所有人都能从李渊的语言中感受到他对李世民的不满。

支持者李世民的人,能够清楚的从中感觉到,李世民顺利的继承太子之位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李世民手底下的一众文臣,一个个面如死灰。

因为李渊没有说一句武将的不是,只是将李世民的一切变化,全怪罪到了文臣头上。

在李渊心里,武将和文臣的地位,高下立判。

承恩殿内外,没有一个人反驳李渊的话。

这大概就是唐初的时候,武将总是比文臣高一等的原因。

李元吉在承恩殿内找了个位置,就那么一杵,并没有帮李世民说话。

因为他跟李世民又不是一体的,他不愿意上去帮李世民分担李渊的怒火。

也因为李世民这一顿骂是逃不过去的。

张婕妤进谗言的时机挑的太好了。

好到了谁也没办法帮李世民躲过这一顿骂。

李渊指着李世民骂了足足两刻种,一直将胸膛里的怒火宣泄干净了,才停下。

李元吉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李世民加冠以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李渊当众辱骂。

李渊没给他留脸,所以他在百官面前狠狠的丢了一次脸。

“滚回府上待着去!”

李渊最后冲李世民大喝。

李世民咬着牙,沉着脸,闷头出了承恩殿。

一众秦王府的武将们还好,文臣们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李元吉也想走,但没办法走。

因为李渊还没走。

李渊一直等到了李建成彻底从悲伤中回过神,三请四催的催他离开的时候,才一脸沉痛的带着刘俊等人离开了承恩殿。

李渊没办法在夜间留在承恩殿,因为他是一个大长辈,不可能帮孙子守丧。

即便是李渊强烈的要求要留下,李建成也必须将李渊劝回去。

李渊走了,李元吉有心安慰李建成两句再走,最终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默默的随着大流离开了。

李建成既然没有拿儿子做文章,那么李元吉对李建成剩下的就只有怜悯了。

一个而立之年才得到第一个儿子的人,突然就这么没了,心里的悲伤可想而知。

李元吉回到武德殿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府内上下已经换上了一身素衣,即便是身为叔母的杨妙言,也穿了一身略微显素的衣服。

李元吉先派人将凌敬送出了宫,然后带着杨妙言回了寝宫。

“承宗怎么会……”

杨妙言在帮李元吉准备好了洗漱用的水,帮李元吉宽衣的时候,一脸哀伤的问。

只是话说了一半,就没有说出口。

杨妙言一直身居宫内,跟李承宗见过的次数,比李元吉要多太多。

杨妙言清楚的知道李承宗从娘胎里带来的病有多重,也知道李承宗是抱着药罐子活了几年的。

对于这个每次见了,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的侄儿,杨妙言充满了怜悯。

李元吉叹了一口气,“风寒引发了身体里的恶疾,不治身亡了。”

杨妙言立马道:“是殿内的人没伺候好?”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叹息道:“谁知道呢。”

到底是殿内的人没伺候好,还是李承宗不顾殿内人的劝阻,迎着冷风乱跑,只有调查此事的几个人知道。

李世民之所以一口咬定是殿内的人没伺候好,让李承宗迎着冷风跑,是因为这是一个李渊能接受的答案。

李世民如果说是李承宗不顾殿内的人劝阻,那李渊接受不了。

李渊不可能允许他死去的孙儿有错,所以错的只能是别人,也必须是别人。

“承宗年龄还那么小……”

杨妙言心里有些不好受。

李元吉叹了一口气,幽幽的道:“要起风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或许会变得比历史上更激烈。

因为李渊今天当众将李世民的脸皮给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