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魏徵还是有点东西的(1 / 2)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5727 字 10个月前

李元吉这是要自毁长城,还是想捅马蜂窝啊?

这件事要是干成了,对大唐确实有好处,可现在并不是干这件事的时机啊。

大唐如今正是用兵的时候,各部的兵马都不能轻动,各部的兵制也不能有太大的变化。

不然很容易引起一些将士们的反感,也很容易滋生出抱怨,从而演化成营啸。

营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从大唐立国至今也就发生了那么两三次,每一次都是将屠刀高高的举起,对准自己人大杀特杀才维持住场面。

李元吉如今要动的是统军府,是大唐精锐盘踞的地方,也是大唐精兵最多的地方。

一旦出现了营啸,死的人会更多。

而且都是自己人杀自己人。

魏徵跟蔡允恭虽然没有什么交际,也没有什么交情,可此刻还是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交流了一下眼神。

魏徵在交流完了眼神以后,语气艰难的躬身道:“敢问殿下为何会生出这个心思?是有人向殿下谏言,让殿下这么做,还是殿下自己想这么做?”

如果是有人向李元吉谏言,让李元吉这么做,那这个人就不是啥好人,必须铲除。

李元吉料到了魏徵和蔡允恭看完了他写的策略以后会有什么反应,也知道魏徵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即淡然笑道:“是我自己想这么做的,在咱们大唐,还没人敢教我做这种事。”

这是一件功在社稷,但后患不小的事情。

这件事以后做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做有些急了,会引发很大的后患。

以大唐如今的局势看,不能再增添什么祸患了,不然大唐很有可能在这些祸患一起爆发起来的时候,分崩离析。

李元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情,在分析完了其中的利弊,觉得自己有把握做成这件事以后,才决定做这件事的。

而不是脑袋一热,只看到了这件事里面的利,没看到这件事里面的弊,就急吼吼的要做这件事。

所以,他不是胡来。

但魏徵和蔡允恭明显觉得他是在胡来。

魏徵在李元吉搭话以后,脸色一变道:“殿下可知道这其中的害处?”

李元吉点点头笑道:“自然知道,所以我准备先罢我府上的六大统军府,试探试探我二哥麾下八大统军府的态度。

他们要是闹的动静不大,我就继续在他们中间推行这道政令。

他们要是闹的动静太大,我就等击退了突厥人以后再在他们中间推行这道政令。”

魏徵听到这话,脸色缓和了几分。

这件事最大的难点,以及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李世民麾下八大统军府的态度。

这么做有掘李世民根基的意思,李世民麾下八大统军府的人要是心里还念着李世民,还等着李世民起复,再次率领着他们南征北战,就一定会极力的反对此事。

但如果先在齐王府六大统军府推行这道政令的话,李世民麾下八大统军府的人就算有意见,也闹不出太大的动静来。

至少,没到鱼死网破的那一步,刀还没架在脖子上,李世民麾下八大统军府的人还不会殊死一搏。

至于其他的亲王、郡王,以及文武百官会不会反对,会不会有意见,根本不重要。

他们又没有统军府,也没有资格建统军府。

自然也没有资格对李元吉罢黜自己的统军府,以及李世民的统军府,指手画脚。

在朝野上下的绝大多数政令上,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利益纠葛的,是没资格多议论的。

顶多也就是给点建议,至于掌权者采不采纳,那就的看掌权者的意思。

在统军府这件事情上,基本上不牵扯任何亲王、郡王、以及文武百官的利益,再加上准许儿子设立统军府这种事情,是李渊掌权时期独裁的,所以李元吉如今掌了权,在这件事情上独裁的话,其他人也不好说三道四。

魏徵稍作沉吟以后,忍不住道:“殿下能不能告诉臣,殿下为何会突然生出这种心思呢?”

李元吉也没有隐瞒,坦言道:“我是觉得,我既然已经代我父亲执掌了大唐,那麾下的统军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都是我大唐的兵马,都归我调遣,就没有必要非要分个那个是我的,那个是我大唐的。

况且,准许有功的亲王特设统军府,对我大唐长久的治理天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所以我就想顺势将它们罢了。”

魏徵若有所思的点了一下头。

蔡允恭则抚摸着胡须细细的品味着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