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集贤院(1 / 2)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5812 字 10个月前

王圭有意将这两支兵马编入到左右武卫,加强左右武卫的实力。

蔡允恭更希望将他们编入到齐王府的卫队,成为齐王府的亲随。

两个人各有各的道理,并且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马周和魏徵显然是在这两种想法中犹豫,所以并没有出面劝架。

或许,他们也分不清楚那个对现在的大唐更有利,那个对齐王府更有利,所以在等王圭和蔡允恭吵出一个结果。

如果王圭胜了蔡允恭,那就按王圭的来。

如果蔡允恭胜了王圭,那就按蔡允恭的来。

只要王圭和蔡允恭角逐出胜者,他们按照胜者的想法来,也能避免继续跟同僚吵架,更能避免去费尽唇舌去说服同僚接受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马周和魏徵就是在偷懒,就是在借助王圭和蔡允恭的争吵来分析两种想法的利弊,也是在借助王圭和蔡允恭的争吵来说服自己,说服同僚。

“为何不将他们一分为二,将长刀军充入左右武卫,将拍刀营充入我府上的卫队中呢?”

李元吉可没闲暇看王圭和蔡允恭继续吵下去,也不会像是马周和魏徵一样,为了偷懒,纵容王圭和蔡允恭吵下去。

所以在王圭和蔡允恭快要吵出真火的时候,忍不住开口。

长刀军和拍刀营各有优劣,也各有特点。

长刀军还是陌刀队的前身。

所以让长刀军去左右武卫,配合左右武卫的兵马把陌刀阵提前搞出来,对大唐最有利。

拍刀营的实力虽然比长刀军强,在战场上的威慑力,以及战斗力也比长刀军大,但拍刀营的局限性太大了,必须得是力士,必须的操控着巨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这就没办法在军中推广了,因为军中没有那么多力士,整个大唐也找不出那么多力士分派到各军,并且让他们组成拍刀阵。

杜伏威当年组建拍刀营的时候,搜空了东南道,以及东南道附近各道的力士,也只凑出了两百人而已。

以大唐如今的人口基数,以及州道的数量,能凑出的力士估计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人。

分派到了十二卫,以及天下各都督府,那就十几二十个人而已,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拍刀营在作战的时候,对战场的要求也很高,只能偶尔充当一次奇军,根本不能经常用。

所以拍刀营根本不适合编进军中。

更适合像是玄甲军一样,成为大唐的一支奇兵,跟随在当权者身边,关键的时候出奇制胜。

“殿下?!”

“……”

王圭和蔡允恭听到了李元吉的声音,停下了争吵,主动迎上了前。

马周和魏徵也不敢继续坐着看热闹了,也一起起身迎上了前。

在接受了他们的参拜以后,李元吉笑道:“这种事有什么好吵的,只需要依照他们的特点,分析分析他们适不适合被编进军中不就行了?

在我看来,长刀军更适合被编进军中,因为他们的特点在于兵刃,而不是人。

只要他们在军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就能依葫芦画瓢,在各个军中设立长刀卒。

相比起来,拍刀营就不适合了,因为他们的特点是人,也是兵刃。

他们要是在军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倒是能依葫芦画瓢,锻造出一样的兵刃,可一样的人我们却不好找。

纵然是搜空我大唐,恐怕也找不出多少吧?

所以,长刀军明显更适合编进军中,而拍刀营只能留下来做一支奇兵。”

蔡允恭一脸恍然大悟道:“还真是如此,殿下一席话,真叫臣茅塞顿开啊。”

王圭鄙夷的看了蔡允恭一眼,对于蔡允恭这种阿谀奉承之辈很不齿。

马周和魏徵乐呵呵的对视了一眼。

马周笑着道:“既然殿下已经开口了,那就依殿下说的办。”

李元吉笑着点了一下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在陪着马周四人寒暄了两句以后,进入了集贤院正堂。

在坐定以后,这才仔细打量起了马周和王圭。

王圭还是老样子,跟离京的时候没有任何变化。

马周就不同了,不仅蓄起了短须,人看着也沉稳了不少,没有了以前那种看不过某些事,便冲冠一怒的锐气了。

李元吉瞧着马周瞧了许久以后,感慨道:“这一年多来,辛苦你了。”

马周自然知道李元吉在说什么,当即感激的道:“承蒙殿下厚爱,不计较臣的出身,对臣委以重任,臣只是帮殿下做了一些微末的小事,谈不上什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