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忽必烈分封的四大汗国。
所以,汉人能不能遍及全球,征服世界,问题不在科技上,也不在交通上,而是在思想上。
如果打破了思想上的这个禁锢,让汉人走出去,那么汉人有的是办法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无论是效仿虞夏商周的分封方式去慢慢的消化融合,还是效仿元朝建立一个个独特的政体去统治这些地方,都可以帮助汉人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如果这两种办法没办法满足汉人所需的话,自有掌权者或者大贤会想出新的办法。
中原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统治国家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变化。
从最开始的郡县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制等等等等。
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根据统治的需求,做出调整。
所以汉人一旦走出去了,一定能想到符合统治所需的统治方式,又或者制度。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汉人走出去的障碍,唯有思想才是。
李元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思想。
而打破这种思想不能用鼓吹的方式,也不能用向谁谁谁陈述、宣传的方式。
因为在这个时代没人会认可,也没人会理解。
所以必须用最传统、最简单的方式来打破。
那就是直接去做。
等做成了,所有人都看到好处了,分享到好处了,再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并且引领着他们一起去做,他们才会蜂拥而至。
毕竟,再多的大道理,再鼓舞人心的宣讲,也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来的管用。
你不管是学这个也好,讲那个也罢,都不如打土豪分田地来的实在。
结果嘛……自然不言而喻。
……
随后半个月,李世民不知道是被怼自闭了,还是还在生闷气,一直没有露头,李元吉也没有上赶着去跟他斗嘴,而是忙忙碌碌的签起了字。
李世勣建立聚集地,分散安置百姓,给百姓分羊分牛分马,都需要他签字。
李靖、李神符、谢叔方、李君羡、侯君集等人打了胜仗,又征服了一些突厥部族,核功的文书,以及一应的赏赐文书,也需要签字。
各个囤放点跟三省和民部交割囤放点里的牛羊马匹,以及俘虏的相关文书,也需要签字。
李元吉完全化身成为了一个签字机器,疯狂的在各个文书上挥毫着自己的大名,以及自己的各种意见。
而在签字之余,还要关注吐谷浑、梁国、大贺氏联盟三处战场的战事。
吐谷浑那边,慕容顺已经正式对自己的兄长达延芒结波宣战了,宣战的口号是‘统一吐谷浑,再造慕容氏’,大唐是作为宗主国,打着帮慕容顺清剿叛逆,帮慕容氏复国的旗号参战的。
所以参战的不仅有慕容顺的兵马,也有大唐的兵马。
而在这中间,大唐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的,不仅主导着所有的战事,甚至连慕容顺手底下的三万吐谷浑骑兵也得听从大唐的调遣,配合大唐的兵马作战。
李渊、屈突通、李高迁等人,在征讨达延芒结波这个吐谷浑逆贼,帮助慕容顺‘复国’的过程中,逐渐的放开了自我。
以前一些敢想不敢用的战略战术,都被他们用上了。
各种花里胡哨的操作层出不穷。
什么火牛阵、火羊阵、火马阵,屡次出现在大唐和吐谷浑对阵的战场上。
房玄龄和安修仁被李渊等人的这种骚操作惊的是心惊肉跳,几乎是一日一书,请求李元吉赶紧把他们调走,不然他们怕自己活不过今年。
尤其是安修仁,作为大唐名义上的陇右道行军总管、作为大唐名义上征讨吐谷浑叛逆的主帅,那真是度日如年。
每天一睁眼就有好几个老头子围着他,指点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作战。
他完全不能发表自己的主见,也完全不能主导这场名义上是由他指挥的战事。
更重要的是,他明明不能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主导这场战事,偏偏他还得有自己的主见,还得主导这场战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老头子们每次指点完了他以后,都会问他怎么想,准备怎么做。
他不回答还不行,因为打头的是一个不愿意透露性命,但他全家,乃至三族也惹不起的人,帮凶还是他安氏家主,也是他大哥安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