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南孔北孔的事迹并非什么秘辛,不只两边各自都有记述,在史书和方志上也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孔讷也没法信口雌黄,只能原原本本道:“事情还得从建炎南渡说起,那时金兵攻陷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而后康王在应天称帝,改元建炎,就是后来的宋高宗了。”
“之后,金兵继续南侵,高宗一路把行宫从淮河移到了长江,又到了杭州,在那里他传谕所有沦陷区的官员尽快南归。我们孔家自然也在其列。”
“当时的衍圣公是先祖第四十八世孙端友公,接到旨意后,他与族长孔传公商议决定,举全族之力护送镇庙之宝南迁,免遭金兵掳掠,只留我祖端操公、端秉公等数人守护祖宅林庙。”
“之后,端友公与孔传公率族人百余名以及颜、孟、曾三姓族人,驾车套马,扶老携幼,惜别故土,最终护送镇庙之宝到达临安。觐见之后,宋高宗敕赐庙宅于衢州,这便是南孔的由来了。”
“此时,金国则把端友公的弟弟,我祖端操公视为孔门正传,封端操公为衍圣公,端操公坚辞不受,次年病亡。此后,金国又强封了端操公之子,我八世祖孔璠公为衍圣公。”
“自此之后,天下便同时有两位宗子,两位衍圣公。这就是南孔北孔的由来。”孔讷叹口气道:“再之后,南北衍圣公各有传承,直到元朝灭宋统一天下后,南北分立的局面不可能再继续了。当是时,南孔的第六代衍圣公孔洙公,虽为故宋衍圣公,但仍是南北公认的大宗之首,我们北宗也积极上书,请求皇帝征召孔洙公载爵归鲁奉祀。”
“离开曲阜后,孔洙公便去大都觐见元世祖。入觐时,他接受了元世祖所赐的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道学校事,以及各种丰厚赏赐;对朝廷授予护持林庙玺书,也欣然接受,但婉言谢绝了归鲁奉祀。”
“这让他倍感忧虑,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孔洙公决定运用先祖特有的中庸之道,以“让爵”之举,阻止元世祖分裂孔子圣裔的图谋,维护南北圣裔的团结和尊严。”
“他也深切感受到,一百六十年间祖庭的巨变:当年留守阙里林庙的前辈族亲饱受战乱蹂躏,早已物是人非,跟南宗大相径庭了。同时他也了解到,元朝皇帝让自己这个南宗宗主入主北宗,是欲利用自己“以孔制孔”,挑拨孔子圣裔陷于分裂。”
期间,他采林地之楷木,精心雕刻了孔子和师母亓官氏坐像。这两尊楷木像高不满两尺,孔子长袍大袖,手捧朝笏,亓官夫人长裙垂地,形象生动。
“过去这段历史,尽管你们双方陈述各有立场,但大体还算靠谱。”朱桢淡淡道:“人家孔希鲁也没有否认,你的衍圣公有问题。人家只是提出一点,当初他先祖孔洙是忠臣不事二主,不愿意做元朝的衍圣公,现在元朝已经亡了,大明可是我汉家天下,自然就没这个障碍了。”
后来,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祭祀孔子之庙堂,这两尊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于此。
据说此木像乃子贡所雕。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坟前结庐服丧三年才挥泪惜别。但子贡仍然不忍离去,就在孔子墓旁筑茅屋,又守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