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257章 毒麦(1 / 2)

今年的雨水和去年一样稀少,快到清明才堪堪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像模像样雨水。今年想种水稻是根本不可能了,兰溪河里放不出什么水,田里也存不住水,更不要说犁田插秧。

无奈的人们开始把水田当做旱田种,准备种些小米和高粱,这两样粮食虽然产量不高,但耐旱的很。毕竟小米是由路边的狗尾巴草培育而来,高粱是非洲从西域传来过来的。至于其他边边角角,只能播种些豆类了。

这些种下去,即使之后雨水正常,产量也会比正常年份种稻子来的少,但是也没办法,人毕竟要活着,地就必须要种不是。

这边人们在挖旱地准备播苗时,顾亮年前组织种的小麦已经开始逐渐孕穗,长势还是十分不错的。

不过今年就下了一场雨,就连对于小麦这种在北方种植的作物都有点干了,还得引水浇灌。但河床水位下降,兰溪河的水又不多,为此村里连水车也给用上了,人力吱呀吱呀的一直在踩,你家用完我家用。

他们所用的水车是竖轴流水车,可以搬运,最适合他们村这种复杂地形。不过这种水车一般人可做不出来,得找专门的木匠来打造。打造这东西不仅价格不菲,多户人家才买得起。

不过即使你买得起,你也买不到它,自从去年干旱以来,县里那些木匠都要忙疯了,整天都在制作水车。可水车这东西不仅工艺复杂,整套水车都不需要一根钉子,原料还不容易找,得找那些质地坚硬油性大的木料,不然用不了多久便会坏。做好后还得刷几道桐油,不然水车整天挨着水,不刷油十天半个月就开始腐烂。

这么多步骤,不出半年做不出一套,要想得到它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整个兰溪村也找不出几台这东西,最主要是以前兰溪村这风水宝地,哪需要水车啊,山泉水都用不完。

不过还好的是,兰溪村其他的地才刚播种,又都改种了旱地,所以需水量并不大,节约一点倒也能让小麦正常生长。

在这期间,兰溪村的村民跟着张萍儿学着种麦子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譬如小麦在分蘖期之前是人是可以往上踩踏的。甚至因为他们这边冬天温度较之北方来说有些偏高,小麦苗在入冬后长势过高。张萍儿还特地教村里种小麦的人家用竹子做了一个滚筒,人走在前面将小麦苗用竹筒滚压的几道。

至于为什么这么干,就是为了防止小麦苗过于拔高,根系相对来说会浅薄,到了春天疯长之时出现大面积倒伏的现象。而碾压一道之后,小麦地上受损,地下根系反而获得生长机会,待到来年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水分 ,届时就连麦穗都会多抽出一些。

还有年前时,村里有户人家的牛因无人看管,跑到小麦地吃了小半亩的麦苗,吓的牛主人差点给地的主人给跪下了。他哭着向麦地主人道歉,说他家牛最通人性,平时绝不敢吃地里长的东西。不过今年村里长的小麦它没见过,以前冬天村里地里要不种油菜,要不空着长草养地,地里这些青草便是牛最喜欢的东西,但它不懂这些。

在这荒年里,粮食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这小半亩长势良好的麦苗更是稀罕,不然牛主人也不必如此惊慌。更关键的是,如今外面粮价这么贵,这麦子是属于细粮的,牛主人一家实在有些赔偿不起。

可张萍儿闻讯赶过来,看到是牛啃咬之后,当时就松了一口气,然后又看了一下麦田被啃的情况,当时就劝地主人不要烦躁,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影响收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