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62章 这章只有李稚(1 / 2)

李稚道:“路过酒坊,进来闲坐会儿。”

夜深人静的酒坊中没有其他客人,掌柜离开前细心地将酒红色的幕帘放下,两人闲谈的场景不会被任何人看见,李稚道:“荷叶小小,确实佳句,令我想到儿时夏夜与伙伴出门去池塘捉蜻蜓,蜻蜓停在荷叶上一动不动,把它们想象成绿衣仙人,用烟一催,仙人架青云飞升而去,原地空留荷花台。我们就待在池塘边等仙人回来,一等就是数个夏夜。”

杨琼笑了,“所以蜻蜓仙人最终回来了吗?”

李稚道:“没有,它再也没有回来。”

杨琼略遗憾地说:“可惜。”

杨琼看得出来,李稚应该在隔壁听了有一会儿了,以如今李稚的身份,和谁打交道都会引人侧目,李稚有意避嫌,实则是替他考虑,不由得感慨。李稚抬手斟酒,问他道:“再喝一点吗?”

“再喝两杯吧。”

李稚于是帮他也满上,杨琼打量着李稚,正红色衣领别着脖颈,烛光照着那张清秀的脸庞,这一股宁静恬淡的气质,实在令人很难想象这就是近日在清凉台掀起了无数血雨腥风、引得人人忌惮的新晋权臣,遥想曾几何时两人还同在一所院子中闲谈风月,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杨琼没有特意巴结,也没有刻意疏离,更加没有流露出任何批评指点之意,他接过了李稚递过来的酒,喝了一口,他手边的案上还压着刚刚王容生所作的那首诗,王容生临走前拜托他帮着润色,预备着过两日把这诗拿去诗会作名利的敲门砖,杨琼还未来得及动笔,暂时搁在了一旁。

有酒水洒出来,李稚怕沾湿稿纸,随意地拿起那首诗读起来,“我也很喜欢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许多说不出来的心里话,可以写在诗中。”

杨琼道:“帮着改改?”

李稚摇了下头,重新把诗放下了,正如当初贺陵所说,他的行文风格太过明烈,一旦改过,这首诗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而诗并非只有一种风格独好,千万人有千万人想说的话,若改了本意尽失则不如不动。杨琼听完后自己把诗捡起来,润色了几笔,绝不喧宾夺主,这寥寥几笔间差别就显露出来了,这才是真正的静水流深、与世无争。

李稚并不打扰他,等杨琼差不多改完了,他才道:“我想要请你帮一个忙。”

杨琼笑道:“客气了,但说无妨。”

李稚开门见山道:“我想要请你来做豫州太守。”

杨琼闻声停住了,豫州是盛京用以遥控西北三镇的重要州郡,作为名副其实的军事要塞,一直都是各方势力角力的中心,豫州太守官职正四品,听上去并不算高,不过循惯例过几年便可添加荣誉虚职,最后大都能够拿到三品以上官职,且往往还能再拿个爵位,这是有名的肥差,每次轮换时无数人为之争得头破血流,非正统士族高门出身的官员连门槛都摸不到。

杨琼不知说什么好,想了想,“我记得当今豫州太守是孙藐。”言下之意是没听说这位置缺人。

李稚道:“孙藐今年七十二,他年老积病,自去年起多次上书请辞,可盛京士族手中无人可用,尚书台一直没准他告老还乡,今春他又遭丧子之痛,一病不起,再也无法担当此任,三省近日已暗中加紧物色新的人选。”这本该是尚书台的绝密消息,可当初孙藐告上辞呈时,他还在谢府当差阅尽各种文书,他对此事的前因后果再清楚不过。

杨琼提醒道:“我记得豫州一向是京梁士族的地盘。”

当年谢照整治西北三镇,视豫州为重中之重,甚至衍生出一句名言,得豫州者得西北,只要牢牢攥住了豫州的漕运粮道,就相当于拿捏住了西北的命脉,正因如此,这个位置向来都是京梁士族的囊中之物,绝不可能让西北指染,更何况还是广阳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