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251章 收取人才的机会(2 / 2)

死亡人数达2100万人,也有表述为2000多万。

这些数字是基于充分调研和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并在《大辞海·中国近现代史卷》等权威出版物中得到了明确记载。

林渊做的这些连利息都算不上。

“你是不是马上要走了?”

娄晓娥猜测到林渊大概在港城待不了多久,有些不舍。

自从来了港城,她和林渊相处的时间也越发少了一些。

“不急,先陪你几天。”

想到和娄杰商量的时间还早,林渊也没有立刻动身的想法,打算在港城待几天再说,他还得将公司这边的情况捋清楚,娄家始终还是得先安抚好。

他将港城当成了自己未来的大本营,很多事都需要提前处理一下。

港城的工业发展也就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短短十年,按照历史进程,后面港城就几乎完全放弃了轻工业,转而向旅游业和商业发展。

是什么原因林渊不清楚,但他知道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发展也是需要环境的。

人家在载歌载舞,就你表现得格格不入,显得另类先不说,至少他还是清楚一家科技公司,少不了下面无数中小型企业的配合,要不然,就凭那些设备零件都够他喝一壶的。

林渊这次去丑国一方面的确那些爱国科学家值得他出手,另一方面也有看看能不能带一两个技术大佬回来的打算。

娄家算是不错的管理人才,但对科技这方面就不行了,现在公司里还是以前收购的时候留下的一些人,要不是有他的技术支撑,想短时间内出成果基本不可能。

但也不是没有其他机会,他这会想起了一件他前世看到过的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1962年11月11日,苏联将部署在古巴的几十枚导弹全部撤走,丑国也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同时悄悄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中程导弹。

另外,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苏联这边授意自己的盟国匈牙利派遣200名国宝级科学家出访丑国。

临走之前,苏联方面专门下达指示,一定要从那里偷学一些尖端科技知识,回来以后壮大我们自己的科技实力。

就这样,200名各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坐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专机。

没想到飞机在丑国落地之后,这200名国宝级科学家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集体叛变了自己的国家。

是什么原因叛变林渊不清楚,但不妨碍他将这些人截胡下来。

下一次能大量捞取这种人才的机会估计得等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那个时候了,林渊等不了那么久,那这些家伙就成了他的首选。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愿意林渊完全不担心。

不愿意就当小黑几个的口粮好了,对待外国佬,林渊可没那么好的耐心。

对他来说,这些叛国者就是他未来的牛马,如果识相的话林渊不介意给他们好的生活,荣华富贵应有尽有,但要是顽固不灵...

借用董卓的那句话。

尔谓林某刀为不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