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响,汇报(1 / 2)
下午四点过,胡国才镇长刚返回,就被请到了书记办公室开会,半小时后,大家就听说书记召开重要会议,通知在家的党委委员、副镇长一起开会,研究重大问题。
一时之间,整个镇政府大楼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谢成云思忖,可能与他提交的调研报告有关,但也没想到书记镇长竟然会这么重视,心里其实没有多在意,以为可能是有其它事务。
一直到下班时间,会议还没有结束。
就在谢成云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王峰主任急急忙忙跑来,通知谢成云暂时不要回家,马上到会议室列席会议。
此举顿时引起大片目光的侧目。
一路之上,下班的人群更是纷纷瞩目,随后议论纷纷。
当谢成云抵达政府会议室的时候,这才明白是因为他提交的那份调研报告的事情。
“这位就是起草调研报告的谢成云同志。”谢成云刚刚抵达会议室,党委书记王清华就大声介绍说道:“可能很多同志还不认识谢成云同志,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谢成云同志今年毕业于渝州大学,本科学历,预备党员,是我们方坝镇红旗村人。谢成云同志通过考公,被县里组织部分配到我们镇政府工作。”
会议室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的注视着谢成云,让他有一丝丝紧张。
随后,在书记的主持下,开始对这份报告继续进行讨论。
期间,大家又让谢成云回答了一些问题,后者结合前世的一些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才结束。
大家对调研报告比较认同,但还有一些争议和疑虑。
第二天早上,王书记又将谢成云叫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了一些问题。
谢成云有一种错觉,感觉王书记把他当成了经济专家似的。当然,这肯定是错觉,只是因为他有二十年的先进理念和开阔视野,所以这才让书记产生了错觉。
“成云,你提的方案我非常赞同,其实镇里的大部分领导也比较赞同。现在大家有点疑虑,担心镇里要是大张旗鼓的搞起来,会不会劳民伤财。”经过几天的下村调研,尤其是这份调研报告出炉之后,王书记对谢成云更加亲切。之前,他还叫谢成云“小谢”,现在已经和王峰主任一样,亲切的叫他“成云”了。
要知道,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呼,代表了领导对你的认同度和亲疏远近。
整个政府里,除了王书记,就是王峰主任会这么称呼他。
至于林叔,他只是普通干部,意义完全不一样。
“书记,其实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但什么事情要想百分之百成功,没有一点风险,这是不可能的。书记,说一句冒昧的话,我认为,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我们方坝镇要想发展起来,再过十年估计也够呛。”谢成云语气平缓的说道。
这本来就是前世的既成事实。
“我知道。现在大家一是担心,政府作保,要是失败了,那不是把我们政府拉下水了嘛。第二,一旦失败,那带头的几个估计就会倾家荡产。第三,销路问题。只靠我们镇上的这点人,根本无法消化。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养了至少一头猪,鸡鸭更不用说了,村民的需求更不大。”书记分析着其中的得失。
“书记担心得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几条腿走路,同时进行。首先书记和镇长可以向县里寻求政策和财政支持,这样也减少农户和镇里的风险和压力。其次,镇里可以派人出去,到县里与市里的农贸市场接洽,寻求稳定安全的出货渠道。反正即使我们要搞,也要大半年一年才会出货,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人员就可以先达成意向协议。”谢成云分析道,“另外,先找几家愿意承头的村民,最初可以让他们与一些村民形成合作社模式。”
“额,合作社模式?”
“是这样的,书记。现在很多村民家里都养了数量不等的鸡鸭、生猪。承头的这几家可以与附近的一些村民达成协议,一些养殖任务由这些村民负责,当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可以收拢起来,然后统一价格输送出去。交易成功之后,按比例分成。这样大家的风险就小了很多。”谢成云继续分析。
“在此过程中,这几个承头的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逐渐增加自己养殖的规模,然后就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效应,转变成养殖大户。”
“另外书记,镇里在挑选养殖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担当、有场地、适合养殖的。村里可以将一些山头承包给这几家养殖户,这样跑山鸡、跑山猪的场地也有了。”
“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防疫。鸡鸭、猪,如果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很容易出现瘟疫。所以,镇里要给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让专业的养殖鸡鸭、猪等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指导,这个非常关键。”
这个谢成云非常清楚。
前世的时候,非洲猪瘟可是在国内造成了大面积传染,损失非常惨重,很多大型养殖场都遭殃了。其中就有他一个朋友,数百上千头大猪和猪仔,结果全部掩埋了。虽然有保险,但仍然损失不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