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罗马的企图!(1 / 2)

而且他看得分明,火炮爆炸时,不仅是大唐铁船上的百人军队,连大唐皇帝和庆国公等人,皆是面露诧异,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个结果。

他当然没有料到!

户部尚书气得跳脚,庆修尚未说话,他就气得抢过了话茬。

“我也想知道你们罗马勇士是怎么开炮的!工部不是教你们怎么用了吗?居然炸了三座大炮!”

户部尚书痛心疾首,“三座大炮啊!又要花银子重修这三座大炮!”

“三座大炮而已,花不了多少银子。”庆修觉得不至于,真不至于,炸了三座大炮,又不是炸了整艘船。

他刚说完,户部尚书胆大包天剜了他一眼,阴阳怪气道:“庆国公可知这些水军每次演练,能炸多少个三座大炮吗?”

户部尚书的声音,可谓是怨气冲天,庆修识趣地闭上了嘴。

他可不想逞一时口舌之快后,惹得户部尚书又日日来找他说水军军费的事。大炮是罗马人炸的,还是让罗马人应付户部尚书的怨气吧。

他岔开话题道:“想知道是怎么炸的,上去看看即可见分晓。”

说实话,他也好奇这三人是怎么能做到,点燃三座火炮就爆炸三座火炮的。

一行人登上船,程处默单膝跪地,喊得震天响。

“臣幸不辱命!率领大唐将士,胜了罗马!”

李二也高兴得很,大手一挥:“赏!”

那边,庆修和罗马使团来到爆炸的三座大炮前。庆修只看了一眼大炮残留的炮管,再扫一眼其余将要点火的大炮,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炮口没抬起来,这样开炮,不炸才怪。”

庆修是真没想到,这些人只将炮口瞄准了大唐铁船,居然没有将炮口抬起。

弹药从炮口塞入,因为炮口没有抬高,所以没有完全滑到底部,与底部的引线和火药尚有距离,以至于点燃引线后,炮弹卡膛了,没能推出去就直接在炮管内部炸开了。

他看了看地上躺着的三具尸体,摇摇头,“你们可以将他们葬在大唐。”

等他们回到罗马,这三具尸体估计已经发臭了。

罗马王子怒道:“我们罗马勇士死在演练里,而且是死在大唐火炮下,你们不该给我们一个交代吗!”

罗马使臣伸手去拽罗马王子,奈何他没能及时堵住对方嘴巴,还是让对方说出了这番话。

蠢货!这个没脑子的蠢货!

罗马使臣再次后悔,怎么当初挑了这个没脑子的蠢货来出使大唐!?

他恨不能回到过去,把那个觉得没脑子的张扬跋扈的蠢货,既好控制又适合挡刀的自己拍晕过去。

这种蠢货是适合当刀,但是犯起蠢来,还会把自己人也给捅死!

喜气洋洋的大唐君臣悉数沉下脸。

庆修看在罗马使团远道而来的份上,自问够给他们面子了。偏偏这罗马王子非要蹬鼻子上脸。

他讥讽地笑了声,寒声道:“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自己犯蠢,把自己炸死了,还问我大唐要交代?我们尚未问你们索要炸毁三座大炮的损失,你们问我们要交代?”

“且不说这是他们自己犯蠢,你们可别忘了,纵使是演练,这里也相当于是一个战场。”

“难道罗马在战场上,士兵战死了几个,还要问敌军索要交代吗?”

李二缓步走过来,语气恐怖,“罗马想要什么交代?”

听着不像是问罗马想要什么交代,而是问罗马想要怎么死。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将罗马人说得一字不敢吭。

罗马使臣将罗马王子拽到后面,示意其他人看好他,必要时候将嘴堵起来。然后转身赔上笑脸。

“这三座大炮被炸毁的损失,罗马定会赔偿。”

“王子殿下年纪尚小,没见过尸体,突然见跟随在更边的勇士被炸毁,激动之下说话冲动不过脑子,我在这里替殿下向大唐赔不是。”

说罢,罗马使臣能屈能伸地深深躬身致歉。

“年纪小?”武将里不知道谁笑话道:“我们这个年纪,都能上战场杀敌了,他还年纪小?哈哈哈哈!”

罗马王子被笑得面皮涨红,但更恼罗马使臣竟然敢这般说他!

他正要出言驳斥,他后面的随从眼疾手快,一个手刀将他打晕了。

罗马使臣面不改色地道:“王子殿下受到惊吓,应是晕过去了,我这便带殿下回驿馆。”

庆修没计较罗马使臣睁着眼睛说瞎话,李二更是懒得计较,警告了两句便将人放走了。

罗马使团一行人,灰溜溜地来,更灰溜溜地抬着自家王子回去了。

罗马与大唐海战演练的结果,很快在整个长安传开。

程处默几人私下在酒楼小聚庆祝,谈到海战演练时,丝毫没有降低音量,笑话罗马人用火炮的时候,自己炸自己。

他们坐的是用屏风隔开的雅座,程处默几个武将嗓门贼大,邻座一圈人都听见了。

没几日,长安百姓茶余饭后都在窃笑罗马人自己炸自己的光荣事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回,罗马使团有人恰巧遇见长安百姓在笑话他们,又气又尴尬,想要将胆敢笑话他们的人教训一顿。

临到头,想起大唐的实力,又怂怂地收手,在一众百姓的奚落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此事之后,罗马使团的人龟缩在驿馆里,连续数日没有出门。

庆修听闻,一笑而过。

无论是他,还是李二,皆默契地没有再去理会罗马使团的人。

罗马使团递拜帖入宫,屡屡被打回,每次李二皆称朝务繁忙,没有空召见。

没办法,罗马使团只能往庆国公府送拜帖。

以庆国公在大唐的地位,只要能够说服庆国公,事情便成了一大半。

然而罗马使团的人跑了好几趟,回回扑空。

“庆国公不在府中,下回再来吧。”

罗马随从拿着拜帖,心里愤怒不已,面上也不敢显露分毫,只能点头应是。

终于有一回没有扑空,不等罗马随从高兴,就听见庆国公府门口的守卫面无表情道:

“庆国公在与人商议要事,恐怕没有时间。”

罗马随从将拜帖递上去,“只是拜帖,我们可以等庆国公有空那日再来拜访。”

这次门口守卫尚未拒绝,李二和庆修一前一后走了出来,两人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