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新皇嬴无双起驾,回归建安继续处理国政。
而江凡则留下来,和顾青衫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辅国圣地的宗旨、制度和架构。
宗旨很简单,辅国安民,推行礼仪教化。
制度就需要认真考虑了。
两人推敲很久,结合江凡一会一盟的措施,制定了融合声望、武道和功勋的晋升制度。
随后,在这个制度基础上,率先确定了组织架构。
顾青衫为首,称国宗,位同上柱国,只听命于皇帝陛下和太宰。
往下,就是五大太上长老,九大供奉,和十二参议团。
这五大太上长老纯属论资排辈,是圣地号召力和声望的象征,通常不过问具体事务,其中宗老成无涯和凌云圣尊都位列其中,连江凡的皇祖父平宗也是其一。
而九大供奉,则是名家宿老,不计武道,但必须德行高尚,是圣地风骨品行的代表。他们其实就是国家委派辅国圣地供奉起来,享受尊荣给世人打样子的。比如前泰岳供奉乐仲和老公输、田渊都名列其中。
十二参议团组成了辅国议会,他们才是真正协助顾青衫来处理一切事务的具体人选。代表了强大的武力和影响力。其中张天师、燕伯符、鬼帅、王璇玑等都位列其中。
再往下,还有各个层级架构,就不一一详述了。
有必要一提的是,除此之外,还有最终服从于国宗,但由参议会直接领导的圣地护卫军,称圣卫,为数两万人,分左卫和右卫,是圣地最强的护卫力量。
然后,还有直属于帝国的监察卫,直接归太宰管辖,人数在千人左右,负责监察辅国圣地自身。
只不过,辅国圣地组织架构虽然有了,人员却还有很多没到位。
原因在于,按照江凡和顾青衫的计划,圣地要率先打造声望,真正成为万众信服的唯一圣地,而这同时还要求圣地要收拢民间各种大大小小势力,征服许多期望中的重要人物。所以,人员暂时还无法全部安插到位。
不过,在帝国支持下,这件事不会太困难。
有人说,这样的圣地,不就是又打造了一个泰岳和太华的结合体么?
并非如此。
首先,辅国圣地完全受帝国掌控,并非独立于世外,高高在上,不受控制,这就保证了圣地的辅国特性,与泰岳太华有本质区别。
然后,也是当前凝聚战天力量的需要。泰岳和太华千年,深入民心,不能让圣地一下子消失掉,否则最可惜的就是尊崇圣地的力量,必需要整合他们凝聚成为战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