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换生过去就是纯交流,同样需要进行学习。
到时候只会有一张成绩单作为交流成绩寄往燕大,并作为这个学年的学生成绩。
甚至还需要递交交流总结。
所以真正顶级的高校,实际上对于交流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这一年的计划差不多就出来了。
诺克斯给了他一个学期的时间去上课,时间到期之后他就会进实验室参与到诺克斯教授的课题。
陆时羡的方向选择的是作物遗传和育种方面。
和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太一样,只对其他人而言,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但陆时羡不存在,他的优势在于诺克斯以前就是农学博士。
这个双重身份会给陆时羡带来很多的便利。
所以在这之前,还是好好上课吧。
所谓录取通知书只是决定你去哪读书而已。
至于网速好不好,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在米国,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采用的都是选课和学分制度,这一点和国内大致相同。
但不同的是,学生在选课上极具自主权,所有的课程都要自己选择。
因为就算是同一门课程,它的上课时间、地点与授课老师也会有所不同。
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方向和兴趣,去选择不同领域的课程。
这个陆时羡熟啊。
实际上,这就是元培学院现在正在施行的模式。
诺克斯给陆时羡的期限是一个学期,也就是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期间所有的课程考核。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苛刻,但实际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对总学分的要求并不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看重成绩。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米国大学注重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不太关心。
其实这是一种观点谬误,米国大学评价一个学生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成绩。
?般的米国名校对学生要求的GPA(平均成绩绩点)也大多比国内要严格。
就这样,随着陆时羡确认了入学。
UCD也为他开放了交流生专用账户。
登入学校的在线选课系统,陆时羡直奔它的农学课程而去。
但五花八门的课程很快将他的目光塞满,电脑屏幕上全部是各式各样的农学课程。
这是因为米国的农学专业大致分为7种。
包括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动物学、植物学、食品学、环境学以及经济和管理学。
它们每一种的下面又有很多专业课程。
陆时羡扫视了一圈,直接将动物学、食品学和环境学排除。
生命科学主要包括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微生物学以及生物计量等等。
他想了想只选了一门生物工程类课程。
其实这些基础课在燕大都有学过,但是陆时羡想知道国内和国外究竟有什么区别。
于是选一门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