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武陵侯(2 / 2)
“如果复国,”姜恒调侃道,“你就是国君了。”
“你才是国君。”耿曙说,“你想当国君么?我看还是请界圭回来当国君罢,你可不能太忙。”
姜恒笑了起来,不过说说而已,越人早已像历史的尘埃,散没在了故纸之中,他们不再有自己的土地,成为了五国的百姓。过去的事就是过去了,再苟延残喘,置曾经的族人于杀戮之中,只为放不下一个“国”的概念,于心何忍?
“不想当,”姜恒说,“半点也不想当。”
耿曙“嗯”了声,两人回到嵩县,嵩县四季更迭,这已经是姜恒第四次回来了,春夏秋冬,当真各有美景。
宋邹一如既往,亲自来迎,时间在这里仿佛没有造成任何的变化。
宋邹看着两人,感慨万千,最后说:“武陵侯,姜大人,两位回来了。”
宋邹改换了称呼,姜恒怀疑他一定打听到什么了。
“准备粮草,”耿曙朝宋邹说,“传唤各级将领,三月初三发兵往照水城外,与郢军会合。”
宋邹点头,姜恒回到自己家里,终于松了口气,不必再像在江州一般顾忌形象,可以横躺,可以侧躺,可以穿着单衣长裤四处走动,吃饭也不用正襟危坐,先谢国君赏饭了。
姜恒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耿曙这次没有回避,脱得赤条条的,到府后温泉去泡澡。
“你的话越来越少,”姜恒看着耿曙说道,“心事也越来越多。”
耿曙回过神,说:“我在想发兵的细节,没有心事。”
姜恒笑道:“我总觉得你越来越像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耿曙扬眉现出询问神色:“爹吗?”
“不,”姜恒说,“我又没见过他,像赵竭将军。”
耿曙:“我又不是哑巴。”
姜恒笑道:“你的神态有时让我觉得有点像,别老皱着眉头。”说着,姜恒伸出手,舒展耿曙英挺漂亮的眉毛。
耿曙笑了起来,说:“过来,让我抱着你。”
姜恒便躺在耿曙怀里,两人坐在温池内,看着春日里晴朗的天空。
“赵将军见王的时候,”耿曙忽然自言自语,说,“一定也有许多话说的,只是对着外人不想说而已。”
“他其实会说话?”姜恒惊讶了,他确实从未见赵竭开口。
“不会。”耿曙说,“但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有许多话。”
耿曙确实渐渐地理解了赵竭,理解他为何总是一副凝重神情,当年他在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里,见得最多的武人,就是赵竭。而他们如今的处境,竟是惊人地相似。赵竭将姬珣视为性命般珍惜,就像他对姜恒一般。
天子与上将军在这大争之世是孤独的,他们只有彼此;一如当下的姜恒与他,也是孤独的。
“恒儿。”耿曙说。
“嗯?”姜恒枕在耿曙的锁骨前,也在出神。
“我说……别闹。”耿曙抓住姜恒的手,姜恒每次看他严肃的模样,总忍不住想摆弄他,而耿曙唯一的弱点就只有那里,姜恒一碰,耿曙就会大窘。
耿曙抓住姜恒的脚踝,姜恒大喊,险些摔进池里喝一口水,耿曙又把他拉起来,匆匆穿上浴袍,脸色已通红。
“我去召集武将谈事,”耿曙不敢再看姜恒一眼,心里突突地跳,“你洗好了再过来。”
姜恒抹了把脸上的水,说道:“这么着急做什么?”
耿曙快步逃了,小腹处旧患仍有点发痛,刚才他太匆忙了,仍有点喘不过来,在廊下站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
他想告诉姜恒,他们不是亲兄弟,他期待着姜恒能知道,可他总是不敢开口,他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他们要不是亲兄弟,是不是就可以……他还不知足,他想要更多。只是他想要的,却是建立在姜恒过往所有一切基础的崩塌上,所换来的,他不忍心。
耿曙朝前走了几步,停下,竭力理顺自己的气息,再走几步,再停。
他更不敢想象,姜恒听见这消息时的表情,他一定非常非常地难过。
直到武将们都到齐,耿曙还有点走神。
“早该打仗了,殿下。”属下说,
厅内的将士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勇将,俱是年轻人,在雍国的大策之下,这些人没有成婚,没有家,从小就与父母分开,由军寮养大,自然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
他们是耿曙亲自挑选的,王室给他的钱财,他都分给了麾下的将士们,他们从落雁跟着他,到玉璧关,再进入洛阳,抵达嵩县,在这里暂时安家,住了两年。
一个个追随着他,他去哪里,他们就去哪里,就像牛羊追随水草、飞鸟追随云、游鱼追随水、他追随姜恒。
“打仗不是好事,”耿曙恢复了王子的气势,说,“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当兵的不打仗,能做什么?”另一名属下说。
“雍什么时候入关?”又有人问,“弟兄们可当真等得太着急了。”
“我不知道。”耿曙没有隐瞒任何实情,说,“这次的作战,不是落雁的要求,更与雍国没有半点关系。”
众人都静了,面现诧异。
耿曙说:“这场仗是我要打的,也许以后,我不一定会继续待在雍国了。”
厅内登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耿曙在暗示背叛?!他也许会背叛雍国,并毫无隐瞒地告诉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