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
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
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
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
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谷谷底可能为静水压力差最大之处,而热水上涌也应以自谷底涌出的可能性最大,温泉大多发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都离不开一种矿物质,那就是“硫”。
看地图上那片森林和那些并不算高的山包,可以肯定,这里并不具备火山山貌,自然也不应该有温泉的出现。
但是,如果有另外一种假设,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古代,无论是顶级古墓,亦或者高级的藏宝地点,都要做特殊的保护措施。
有的是为了防盗,有的是为了防水,还有的是为了防腐等等。
在这些安全措施中,硫磺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种。
硫磺与三合土结合,渗入雨水后,产生化学反应,可以变的坚不可摧。
而硫磺中含有的矿物质不但杀菌,对人体内脏以及皮肤也有严重的腐蚀性。
对防盗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之前陆飞盗挖的几座古墓之中,绝大多数都有硫磺保护层,但不是很深。
在加上年代久远,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伤害不大。
之所以硫磺保护层不深,一是因为这种矿物质在古代来之不易。
第二个原因就是个人的财力问题了。
没有钱,买不起太多的硫磺,那就只能量力而行了。
但元蒙的宝藏就不同了。
这是一个王朝藏匿的宝藏,而且是古代最骁勇的元蒙铁骑藏匿的宝藏。
当时蒙古铁骑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得到了无数珍宝,财力更是通天。
硫磺这种矿物质,可以说要多少就有多少。
他们藏匿的宝藏,保护层一定是最顶级的。
用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硫磺矿物质做保护都不成问题。
别说几十米了,就是几米深的硫磺保护层,那也是可观的数字了。
那么多硫磺矿物质,跟地表和地下水形成化学反应,生成温泉一点儿都不奇怪。
要真是那样,在山谷中坐落这么多温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嘿嘿!
调理越来越清晰,陆飞也是越来越坚信自己的判断了。
起初,陆飞判断宝藏藏在馒头形山包下面。
后来陆飞发现,那不过是个障眼法而已。
实际上,真正的宝藏就藏在山谷两边地下之中,否则,地表不会出现这么多温泉的存在。
基本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陆飞在心中由衷赞叹古人的智慧。
那座馒头形山包,肯定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怪异的形状,无论谁看到,都会坚信宝藏就藏在那里。
因为没有人会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这个没用的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