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傍晚时分,倭人的右翼大营被彻底攻克!不少倭人武士在战败的时候都切腹自尽了,但有还是俘获了不少一时下不定决心的武士!同时王劲光也带回来了情报,证实了那些小营地的存在用意!
参谋部再结合倭人武士的口供,得出了一个让他们很不开心的结论:那就是他们没有抓到倭人的精锐部队!倭人军队中的精华全部逃走了!初步估计至少在战前就逃走了五万人!
原来开战之初,小西行长就预料到这一仗未必能胜!所以他就拜托宇多喜秀家在前往南方的路上层层设立小营寨!这些营寨都是千人为营,主要目的也并不是为了阻拦明军的追兵,而是囤积粮食并制作干粮,好供给大军撤退!这样的营寨基本上每隔三到五里路就会有一个!
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小西行长就从各个大名军中抽掉精华,以两千人为一队秘密撤退!要知道在几十万人的战场上,两千人的目标实在是太小了,小到点儿不会有人注意到的地步!
尤其是倭人的营地铺开的极为广大,在战场和大营的遮蔽下,每两千人一队脱离战斗根本就没人发现!
而且小西行长将撤退的名额分配的极为公平!所有大名军中的精锐兵力都有撤离的机会!所以他们的撤离相当有秩序!
至于右翼大营里面的兵力实际上已经被小西行长抽空了!右翼大营和城市比较近,他安排人将抽调的兵力转移到城中,再从城中转移到小西行长的本阵中,成为作战的主力。
所以倭人的右翼根本就是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断后的死兵,这才死战不退!至于左翼,小西行长根本就没有通知他们,干脆的把他们抛弃了!
就是这样,小西行长利用利用城市和大本营作为遮蔽,不停的向撤退精锐士兵,沿途的兵站不仅起到了提供补给的作用,还能够组织组织防御,拦截明军的追兵!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和引导溃兵向南转移,并提供足够的粮食!
换句话说,小西行长用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挽救了倭人大军中的精华,同时摆了刘昊嘉一道!
就在泉州牧这个战场上,小西行长先后调集兵力达到二十万人以上!结果以阵亡和被俘近半的代价结束了这场会战!
但是这对于小西行长来说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因为他将大部分的军队精华已经提前送走了,剩下一部分精锐部队必须要指挥和带动其他部队进行作战才被留下来!
虽然说这部分人马损失了不少,但相对来说,在逃亡的时候,这些留下来的精锐比其他部队拥有更多的优势,所以损失也并不大!倭人真正损失的都是第二次征召的士兵,比起原本的老兵要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