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标、朱雄英未来分歧,朱元璋做媒!(2 / 2)

殿下提前点状元。

他作为本届春闱第二名,顺位成了第一名。

殿试还得等一段时间。

但可以肯定。

即便殿试不能被点状元。

至少也是个探花、榜眼。

殿下已经和他们说了,殿试后,陛下准备让他先去翰林院干一阵子。

读书人高中状元、榜眼、探花先去翰林院,这才是正常流程。

殿下这种直接去地方担任县令,反而是特例。

……

“原吉他们跟咱们留在京城这个复杂环境,学不到真东西,反而容易学坏,还不如跟在殿下身边,殿下、王妃可比我们优秀,也更会教孩子,学知识同时,他们还能亲身参与到乡土村社建设中……”

“我也是这么想的。”廖妙贤点点头,“就是担心,这么多孩子,太麻烦殿下和王妃。”

……

“四郎,你说,你是燕王的消息,传回村里了吗?”徐妙云发愁拧着眉头。

她希望土桥村,还是以前的土桥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乡亲们只把她当徐大丫。

婶子们没有拘束的和她开玩笑。

取笑她,送四郎去服徭役,把鞋都跑丢了。

……

过去,土桥村给了她太多美好回忆,她不希望这些美好发生变化。

朱棣笑笑,“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变化。”

其实,他也不清楚。

只能回村后才知道。

……

临近天黑。

马车缓缓驶入村口。

远远就看到,从东面田边小路,扛着头回来的叔伯婶子们。

“四郎!大丫!”

“真是四郎和大丫!”

“大丫!”

……

激动喊声传来。

朱棣、徐妙云看着快步走来的乡亲们,松了口气,笑了。

八婶儿等人率先围上来。

“四郎,真给咱们土桥村争气!”

“小雍鸣,你阿爹可考了状元,将来,你也得考个状元,再给咱们土桥村争口气!”

……

朱棣、徐妙云见叔伯婶子们,连点状元之事都知道了。

可并未发生他们想象中的拘束,顿时笑的更高兴。

一群人边聊边来到朱棣家院子门口。

朱棣笑着说道:“各位叔伯,我被皇帝老头子任命去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担任县令,老头子同意我带上孩子们,这次回来,就是和你们商量这件事,你们回去想想,愿不愿意让孩子们跟我走……”

“愿意!”

“四郎肯教孩子们,那是他们的福分!”

“可不嘛!当初蒋县令就说,咱们土桥村遇到四郎,就是土桥村所有人祖辈冒青烟!”

……

叔伯婶子笑着开玩笑,好一会儿,才散去。

夏时敏夫妇也赶着回家去了。

提前好几天回来的毛老六,这才凑上来,“少爷、少夫人你们这么累了,我来抱小雍鸣、小祈婳吧。”

朱棣含笑瞪了眼,把两小家伙递给毛老六。

朱棣没好气问:“老头子把东番许给我了,这回离京,把家人都带上吧。”

因为种种原因。

毛骧一直有家不能回。

毛骧眼眶微微发红,不过天黑,朱棣没看到,哽咽道:“谢谢少爷。”

“少煽情,我不是体恤你!”

毛骧发妻是母后以前的贴身侍女。

尽心尽责照顾母后。

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有机会了,也应该让他们一家团聚。

大概率,父皇不会阻拦。

……

数日后。

皇宫。

李文忠满脸激动,步履匆匆入宫。

来到御书房外,大声道:“陛下,辽东捷报!”

朱元璋正在批示奏折,闻声,手微微停顿,随即抬头,笑着冲门口招手,“进来。”

话中,放下朱笔。

李文忠入内后,简单行礼请安,忙把手中捷报递给朱元璋:“陛下,在汤总兵支持下,大辽河卫动用一万兵力,一个千人火铳营,一个五十门小炮营,配以若干弓箭兵、步军、骑兵,从岫岩城出发,连续经历野战、攻城战,攻克凤凰城、宽甸,如今已经把丹东五千元兵包围……”

实战检验。

老四这套步骑、冷兵器、火器协同配合操典,真的可以让朝廷军队,迸发出更强大战斗力。

要知道,辽阳王纳哈出在这些地方布置的嫡系精锐,再加部落兵,最少也有三万。

大辽河卫,真正的正兵只有6500人。

剩下3500人,都是从卫所选一些善射猎户之类充数。

当然,中山侯派兵封锁了纳哈出北面援兵。

可即便如此,一万人连续作战,攻城拔寨,击溃三万敌军,也很了不起了!

如果朝廷所有军队,平均水平都达到这个水准。

不出十年。

朝廷就能彻底打垮北元!

之所以要这么长时间。

不是将士们的原因。

是粮草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制约军事行动的,都是钱粮。

……

“好!”

朱元璋看完后,高兴大赞一声,吩咐:“你以大都督名义,给辽东发一份命令,让丘福、朱能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老四那本操典,完成后,第一时间送回来,让东宫卫率和京营率先照着操练,等标儿北征时,京营也要跟着动一动……”

……

李文忠认真听着。

京营的确应该动一动了。

不然,再养上几年,真要养废了。

而且京营是天子亲军,跟随太子北征,绝对信得过,一定会用命保护太子周全。

……

“臣遵旨。”李文忠领命后,小心翼翼道:“陛下,此番送信报的几个人,跟随殿下转战草原,好陈察哈尔突围时,受伤掉队,然后死里逃生,逃回来,这次回来,向臣提出,不想回辽东,想跟着老四……”

朱元璋微微皱眉,“确定这些人靠得住吧?都有些什么人?”

“指挥使丘福担保,这几名兄弟靠得住,绝对没背叛朝廷,丘福还在信中介绍,为首的张武和周浪一样,跟老四学了很多,在辽东时,就天天吵着要回来,他本不想把这些精锐苗子送给老四,可实在被烦的没办法,而且这回得益于老四的兵书,打了胜仗,不好再拦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文忠说着笑了。

别说丘福。

换他,他也不想放人。

跟随老四闯过草原这些将士。

即便是普通士卒,胆魄、眼光、见识,对战争的理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稍加培养,就能成为麾下悍将!

一些苦战恶战,让这些人领兵顶上去,绝对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

“可以。”

朱元璋笑着答应,“从他们心心念念想回来跟着老四,也能看出,是忠勇之士。”

老四去辽东送粮草时。

他还在严密监视老四。

土桥村锦衣卫汇报过,老四和一个叫张武的木讷实诚小兵,走的很近。

……

“你去把张武给咱叫来。”

李文忠领命离开后。

朱元璋吩咐:“去把皇后叫来。”

片刻后,张武未到,马秀英赶来御书房。

好奇笑问:“什么事,叫我来你的御书房?”

朱元璋听出了挤兑,没好气瞪了眼,“明霞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你规定的出宫年纪,咱给明霞选了个夫婿,问问你的意见。”

明霞脸不由变红,低声道:“娘娘,我想跟着你。”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

跟着她,变成老姑娘,一辈子留在宫里,孤苦伶仃?

“是谁?”

“张武,就以前咱监视老四时,密奏中汇报那个实诚木讷,和周浪一起,跟着老四学习的张武。”

张武现在也才是个总旗。

身份是低微了点。

可张武人实在。

明霞嫁给这样的人,首先,宫内那些辛密,不会传播出去。

张武的为人,以及老四盯着,可以确保。

其次,张武人实在,明霞不会受欺负。

……

“张武、谭渊、周浪这些人,往后跟着老四,不论是离开去外面闯一番事业,还是留在大明,只要跟着老四,他们的前程少不了,明霞现在看,是下嫁,将来就是妻凭夫贵!”

马秀英认真琢磨着。

重八安排的太突然了。

不过,重八倒是没说错。

张武、谭渊、周浪这些人,无论跟着老四离开,还是跟着老四留在大明。

将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转头,含笑问:“明霞,你怎么想?要不,见见这个张武?”

明霞像个鹧鸪鸟,缩着脖子,红着脸,小声道:“婢子听皇爷和娘娘安排……”

她没见过张武。

可张武能让殿下和王妃欣赏,品性肯定不错。

她倒不在乎富贵与否。

只要张武是个可靠的、有责任心就行。

她舍不得娘娘。

可也想像殿下、王妃在土桥村那样,远离皇宫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过点平平淡淡的生活。

哈哈……

朱元璋爽朗一笑,“这丫头,想嫁了!”

……

片刻后,一名小太监,领着张武进入御书房。

张武十分紧张。

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大人物,就是殿下了。

当时还不知,殿下的真实身份。

现在却有机会……

“草……草民张武拜见陛下!”

明霞站在马秀英身后,听张武紧张的都自称草民,不由抿唇忍笑。

同时,怀着好奇,暗暗观察张武。

不能算英俊。

但也不丑。

虽然在皇爷面前紧张,但脸上刚毅,到不像皇爷口中说的木讷,更像是一名纯粹的将领。

朱元璋、马秀英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暗暗评价一句脱胎换骨。

锦衣卫的信报不可能出错。

之所以看不到信报中的木讷,多半是跟着老四,在草原转战,脱胎换骨了。

这很正常。

朱元璋询问了张武一些关于转战草原的事情。

从张武口中,听到的朱棣,别有一番不同。

某刻,突然询问:“张武,可曾婚配?”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来想写完张武和明霞这个情节的,时间太紧,这章5900字,六千差一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