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新三大盟约,丹丘山小市集(求首订)
寇良所言的女儿“红缨”,他见过,其是寇家二女儿,现在只有十四岁。
从资质、年龄上来看,寇红缨都极适合,踏上仙途。
能在仙途走的多远,也与修仙的年龄有关,越早踏上仙途,越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修炼时间。
“我灵根资质低下,日后修仙难有成就……”
待道喜声一停,坐在杌凳上的寇良,脸上笑容一敛,目光看向卫图三人,说道:“现在心里只念着一件事,那就是看红缨拜入宗门,出人头地。”
“如此,也能了结我这一生求仙的念想。”
听到这话。
卫图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寇良这句话在卖什么关子。
接下来。
寇良的一句话,彻底解开了他们的心中的疑惑。
“我之意,让红缨也加入咱们义社,或者这个修仙同盟中,互相帮扶……”
“红缨有中品灵根资质,不会让三位义弟吃亏。”
寇良沉声道。
此时,他也了解了一些修仙界的基础知识,知道以自己下品灵根,想要筑基成功的艰难。
基本上,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晋级筑基期的机会。
运气好点的话,能在岁终之前,修为到达练气后期。
若没有机缘,一辈子都会困顿在练气中期,乃至练气初期。
与其如此,还不如早做决断,全力扶持他这个有望“筑基期”的女儿。
话音落下。
卫图三人面色不一。
卫图皱眉,他心里并不打算答应寇良这个请求,接纳寇红缨入局。
他们四人当年拜为兄弟,结为义社兄弟,是阴差阳错后的结果。
而后,因为韦飞得到了仙家功法,这才衍生为了修仙同盟。
二十多年的交情,再加上经过一定的生死考验,他们四人才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础。
寇红缨尽管是他们三人看着长大的孩子,对其品性有一定了解。
然而。
了解与信任是两码子事。
不能混淆为一谈。
最后一点。
除了信任外,寇红缨年少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这意味其初步修炼,难免要接受他们三个叔伯的“接济”。
要是寇红缨日后能偿还这些“接济”,他们三人当然乐意为之,巴不得这等潜力高的后辈子侄多上一些。
但问题的关键是——寇红缨毕竟不是寇良,没有和他们建立信任基础。他们岂会将自己赖以生存的修仙资源,借给寇红缨,用以修炼。
卫图三人目光交流,等了片刻后,还是韦飞这个与寇良关系一般的二哥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做了一次恶人。
韦飞拱手道:“大哥,红缨的性子我们了解,但……入盟的话,未免不合时宜……”
“再者,大哥你也在盟中,红缨加不加入,没什么区别。”
“要是大哥真想让红缨也加入盟中,我等三人,也需时间,去考察红缨的品性……才能决定是否让红缨加入。”
韦飞前两句说的委婉,但后一句话,就说的不怎么客气了。
意思表露的很明显。
“也是,是我疏忽,缺了考虑。”寇良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挠了挠头道。
眼见寇良提起结盟事。
卫图几人,也开始了思索,要不要继续保持这个修仙同盟。
最初,定下三大盟约,结为修仙同盟,是念着仙踪难求,一人之力终究比不上集众之力。
但如今,不一样了。
时移世易。
他们已经入了仙家坊市,真正踏入了修仙界,似乎没必要再去维持这个修仙同盟了。
毕竟目的已经实现了。
曾经志同道合的好友,此时一致的目标达成,也到了该分道扬镳的时候了。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此外,他们每年六月十三号聚会的宣和楼,也在战火中,被反王叛军焚毁一空了。
……
一个时辰后。
四人讨论,决定仍旧维持这个修仙同盟,互助共济。
还是那一句话。
抱团取暖,总好过一人单打独斗。
不过。
四人对昔日盟约,也因时制宜的重新做了修订。
盟约一:每过十年,四人约定地点,重新聚合,交流各自的修炼心得。
包括并不限于仙家功法。
盟约二:若四人中,有一人有望突破筑基期,其他人,都要尽己所能,进行支援。
待筑基成功后,也需帮扶其他三人。
盟约三:要是四人中有人意外身死,余下之人,要帮忙照拂其后辈子嗣。
此外,其后辈子嗣中,若有合适的人选,也可将吸纳入义社之中。
新的三大盟约。
卫图四人,将志向锁定在了“筑基期”,而非以前的“求仙访踪”了。
……
在玉龙府待了半个月后。
卫图和傅志舟二人没有久留,给各自的家眷,留下相应的修仙功法后,便重新返回丹丘山。
二人都没有接引各自的子嗣,前往丹丘山修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俗话说得好,财不露白。
他们现在是修仙界底层。按照常理,维持自己修炼,都尚且艰难,哪有余力花费灵石,让子嗣进入丹丘山修炼。
其次,修炼内家真功,走先天武者这一条路,然后再转修为练气修士,亦是可行。
不一定,非要入丹丘山修行。
回到丹丘山。
卫图、傅志舟二人来到太玄宗办事处,将“下山令牌”递给了刘执事。
落籍在丹丘山的散修,若想下山,需到办事处申请“下山令牌”,如此才可下山。
不然,若经发现私自下山,便会被太玄宗的执法队带走,关入监牢。
严重者,在凡俗中犯下了祸事,甚至会被执法队直接打杀。
这也是为何胡瑶等人,明明是练气仙师,还要枯守在棚屋区,不去下山享受富贵的一个原因。
籍贯,本就是势力约束人员流动的一种手段。
除非到了筑基期,成了真正的筑基仙家后,才有享受不受籍贯所限的迁徙权力。
逍遥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