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匠人们的分红(2 / 2)
刘七娘知道皇帝不是看她风韵犹存才见她,是要了解官厂的问题,她略显无奈的说道:“现在官厂周围不是赌坊,都是青楼了,这些青楼姑娘,倒是不敢在楼里开赌局,但也是乱七八糟的一堆事。”
朱翊钧摇头说道:“都是些自惰的人,朕也拿她们没什么办法,只能赶远一点。”
皇帝不是无所不能的,刘七娘非常清楚这一事实,有织娘受不了辛苦,或者是忍不了清贫,或者是羡慕烟花世界,干了一年半载,自惰去了青楼。
刘七娘读书识字。
她本身就是烟花世界出来的,知道这的确是个无解的问题。
朝廷当然可以严令禁绝,但这些明妓就会转为暗娼,这就更加难以追查,本来明妓还有个去处,封了青楼,暗娼居住厂中,反而带坏了厂中的风气,这一来二去,更加难以收场。
食色性也,便只能如此了。
朱翊钧和刘七娘了解了官厂的变化,尤其是蒸汽机的马力和规模上升造成的影响,刘七娘的说辞,很不乐观,总办王崇古已经竭尽全力的减少清汰织工了,但还是又有一千名织工被清汰。
一个自己不能、或者失去了新陈代谢功能的组织,必然会走向最终的灭亡,小到一家一户,手工作坊、商帮、商行,大到朝廷、国朝,都是如此。
但清汰还是让朱翊钧担心他们的生活,好在现在还有民坊可以前往。
刘七娘见皇帝,那是和其他工匠代表一起的,显然刘七娘跟皇帝认识,这些匠人代表就更不敢乱嚼舌头根儿了,皇帝刚刚发钱,就编排皇帝的绯闻,说不过去。
皇帝陛下终于见完了工匠代表,王崇古那真的是长长松了口气,显然陛下的心情不错,每次迎检,王崇古都心惊肉跳,因为王崇古根本不知道皇帝会挑选哪些人面圣,官厂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好在这一次,顺利过关。
“还是当初王次辅管着的时候好一点,那时候王次辅还领一成分红,那时候问题要少许多。”朱翊钧将张宏汇总的一些问题交给了王崇古,面色终于有些难看了起来。
朱翊钧进一步明确的说道:“官厂的行政,各种代办、会办、司务,真的太多了,谁都说话管用,唯独匠人们说话不管用?王次辅全权负责的时候,根本没这些事儿,这都是谁安排进来的蛀虫?查清楚一体清汰掉!”
“那些开赌坊的,抓住都送到绥远修五年路,朕倒是要看看,谁敢捞他们。”
要说裙带,刘七娘也是裙带,但刘七娘干活利索不说,还兼着教书先生的职位。
厂里多了几次事故,厂里多了许多闲人,不干活也就罢了,还一直指指点点,效率开始低下,几个大把头们,说着说着就说漏嘴了,那真的是痛心疾首,颇有点士大夫觉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觉。
甚至还有蛀虫胆敢偷偷摸摸在厂里设赌坊。
刘七娘不赌,她不知道,大把头对这些事很清楚,谁上工,眼睛通红,那就是一夜没睡,在赌牌九。
“臣遵旨。”王崇古俯首领命,他这一年多,一直扑在西山煤局,倒是忽略了毛呢官厂。
不过陛下的意思很明确,并不怪罪他,长期实践告诉朱翊钧,摊子大了,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儿,出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遮掩问题。
官厂团造是王崇古的命根子,王崇古自然会让这些蛀虫们知道悔改的。
朱翊钧带着朝臣们离开了,王崇古开始亲自过问,这不问不知道,一问脸都黑了,准备专门狠抓一下这人事,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参考官考遴选法,考不上,不能转行政就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谦给亲爹倒了杯茶,低声说道:“爹,白花花的银子都给了…”
王崇古没好气的打断了王谦的话,厉声说道:“闭嘴吧你。”
“爹,咱们是要彻底放弃晋党了吗?爹去西山煤局的次数,都比去全晋会馆的次数多。”王谦讪讪的问道,他还没读第二卷阶级论,对突然而然的分红,不是特别理解,但他逐渐发现了,老爹的根基变了。
王崇古靠在椅背上,沉思了许久许久,才颓然的说道:“晋党变了,在十几年前议和之后就死了,在你眼里,那些都是叔叔伯伯,但是你认真看看,你看到的,只不过是尸体腐烂的过程。”
“有一个人在做事吗?没有。这样下去,晋党终究会把自己弄到毫无容身之地,终会自己毁灭。”
“你知道吗?张居正他在十几年前就看到了晋党已然腐朽,我还是在戚帅攻伐板升的时候才看到。”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晋党终究是把自己玩没了,张四维反攻倒算了张居正,归乡丁忧暴疾而亡,晋党树倒猢狲散,再没有了凝聚时刻,一盘散沙的晋商,最后成了关外鞑子的御用商贾。
王谦眼睛瞪大,用力的呼吸了几下,才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爹还是爹,看的就是清楚,没白吃这么多年的盐啊。”
王崇古告诉自己不气不气,气出病来没人替,王谦这口无遮拦,父慈子孝的样子,王崇古见得多了,也习惯了。
“有没有可能张居正没那么厉害,只是杨太宰找他的时候,以当时的局势,不允许他接手晋党呢?”王谦提到了一种假设,可能张居正的目光没有王崇古想的那么厉害。
“也对,能看五年的人,已经是人中龙凤了。”王崇古仔细一琢磨,确实如此,张居正厉害,但没有那么的厉害。
王谦讨好的问道:“爹,是不是朝里最近有了新的思辨文集?给我看看呗。”
“拿去便是。”王崇古从袖子里拿出第二卷的阶级论,交给了王谦,这书皇帝没有明令禁止传阅,其实已经小范围散开了,主要是礼部在修订,把一些不太合适的地方,进行修饰。
王谦看到的是原订本,就是张居正挥斥方遒写出来的。
王谦看了两段,立刻合上,感觉心跳在加快,他拿着那卷书,瞪着眼睛问道:“陛下没斩了元辅?!”
“陛下很喜欢看。”王崇古一摊手说道:“我说这是歪理邪说,当着陛下面说的,陛下不认可。”
“其实细看还是有点道理的,矛盾说不是讲矛与盾吗?这自古以来的民乱,都是一味的怪在民乱身上,但是爹你想想,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起兵,还不是活不下去了吗?”王谦又看了两段,又觉得张居正讲的颇有道理。
大明是有这个讨论基础的,因为太祖高皇帝命苦的事儿,天下人尽皆知,甚至连三年讨饭的经历都没有遮掩过。
“谁都能觉得有道理,但唯独咱家不能觉得有道理!”王崇古真的是怒急攻心,气呼呼的说道。
自己家是势要豪右,王谦是京师第二阔少!
王谦决定拿回去好好研读,他想起了站在锅炉前的陛下,笑着说道:“陛下还是一袭青衣啊,这都八九年了吧,还别说,青色还是很好看的,成衣店的青色卖的也是极好。”
“是,陛下确实尚节俭。”王崇古点头,对此很是认可,陛下把这些年开源节流弄到的银子,都投到开海事中去了,这一次又是一千万银,用于海外开拓种植园,增加海外官园官田的比重。
天气变冷,北方干旱和黔首累年都在加剧,需要一个粮仓。
“船引价格暴涨,是不是你干的?”王崇古眼睛微眯的问道。
王谦连连摆手说道:“不是,爹不让我赚钱,我哪里敢赚这种钱,绝对没有的事儿。”
“说实话!”王崇古一看王谦的神情,就知道他心里有鬼,逆子若真的是一点没沾染因果,一定会抱怨老爹管得宽,跟乡贤缙绅、贱儒们的嘴脸一模一样。
“买了一点。”
“多少?家里缺那点儿钱?”王崇古的拳头都硬了,精纺毛呢、船舶票证、潞王大婚珍珠,现在又是船引!
王谦心虚的伸出一根手指说道:“爹,那不是一点银子啊,都涨疯了,真的就买一点。”
“十张船引?”王崇古眉头紧蹙的问道。
“一百。”王谦的声音低的跟蚊子叫一样,微不可闻。
王崇古猛地站了起来,惊骇无比的说道:“一百?!一共就三百张,伱收了一百张?!还一点,你这是大庄家啊!你哪来的银子!”
“上次倒珍珠赚的。”王谦已经准备逃跑了,反正王崇古年纪大了,追不上他。
王崇古挥了挥手说道:“你就折腾吧。”
王谦赶忙说道:“爹,我明天就卖了,爹你别生气。”
“没事,等到四月旺季了再卖,这次朝廷在五大腹地市舶司建海事学堂,你把盈利捐一点出去就是,别招人恨。”王崇古反倒是不在意。
投机市场,大鱼吃小鱼,王谦这次搞得算是配合了朝廷的政令。
“啊?爹你说真的?”王谦呆呆的问道。
王崇古倒是风轻云淡的说道:“嗯,真的,你倒腾就是了,炒的越厉害越好,把你的本事全都用出来,天塌了,我都给你顶着。”
“爹,你别吓我啊,我就是想体验下赚钱的辛苦!爹,我明天就卖了,把钱都捐了,以后不敢了,真不敢了。”王谦吓懵了,这倒腾点船引,还能天塌了不成?
“天塌了又如何?这人间,是陛下说了算!”王崇古低声说道。
王谦立刻眼前一亮,问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然也。”
“爹你就瞧好吧!咱大明新建的海事学堂,我王谦包圆了!”王谦立刻精神抖擞了起来。
王崇古父子,是典型的威权崇拜者,他们连大明律都不信,就信陛下说的话,而且陛下重信守诺,从不食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