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拎一个会丰,湾积电,三兴和富田汽车出来,都是几千甚至上万亿元华夏币的大块头。
随便一家一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或者销售费用;都可能超过200亿元。
偌大的一个华夏。
此时的股市规模,为什么这么小?
这说到底可能还是什么池子,养什么鱼。
此时的华夏虽然人多。
但是经济规模。
真的小得离谱。
GDP只有大约2.4万亿米币。
比岛国的4.5万亿,还少2.1万亿米币。
5,000万人口的半岛国,Gdp也达到7000多亿元米币。
2000多万人口的湾湾,Gdp3000多亿米币。
600多万人口的港岛,Gdp也超过1,700亿元米币。
这4个地方加起来,市场经济规模都已经超过华夏内地两倍。
这样的现实局面。
在当时大多数人眼里。
可能都会觉得。
华夏这个股市的体量,是很正常的。
毕竟你池子就这么小。
不可能养出来比池子更大的鱼。
但问题就出在。
外边这几个池子,随后十几年,水面上涨的速度,已经变得很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岛国整个水池,甚至10多年都没有再增长一毫米。
相反。
华夏内地整个经济水池。
水面以他们的三倍速度增涨。
10年后。
刚好反过来。
华夏内地的水池,是这4个地区加起来的两倍多。
这就意味着。
他们这些地区的巨头2005年有多大,2015年左右;华夏内地的巨头,就有他们的双倍大。
但是现在。
华夏内地的这些巨头。
包括后来威名霍霍的BAT,现在基本上都只相当于几岁的小伙子。
已经上市的qq和千度,也就是几百千把亿元华夏币市值。
就是湾积电,三兴,锁尼,富田等公司三两年的研发费用。
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此时此刻的元辰。
也是对BAT的股票,并没有特别的热情。
看过十八年后风景的元辰。
知道他们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也就是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
而且都是不完美的。
这个时候能成长起来。
本身也是时代运气。
没有老牌对手。
没有新秀出现。
海外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因为规则原因,被挡在门外。
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成长起来的BAT,实际上有点像温室里的苗子。
经不起特别的风雨。
也堪当不了特别的大任。
在18年后的科技股二次大爆发时代。
他们纷纷全部掉队。
国际化看不到希望。
国内因为后起之秀一路赶超,吞噬他们的市场份额。
就像多年后的媒体点评那样。
他们也就是时代的产物。
并不是他们引领了时代。
即便只考虑单纯的炒股赚钱。
重生到2005年的元辰,都对他们的股票,没有多大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