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地理老师(2 / 2)
地理老师的一大特点,就是热衷于根据时事新闻给学生们现编题。用他的话来讲,大综合考6科,他们得学会灵活地把各科知识用在一起,不能拘泥于一题只能看出一科的知识点。
“好好听着啊,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拆迁?这样的题目你一看,就应该想到去分析它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是不是就是跟我们地理相关的。”
他转过身,扶了下眼镜,问讲台下的学生们。
“比如这次大家都知道的要拆迁的东庙村,它在我们花池区的最北面,有高速直达市里。还有,你还得分析花池港的重要性,没有这个港口,人家港商也不会选择花池,对不对。”
从地理方面讲完后,他又开始从别的科目的角度去分析。
“听好了,接下来这条新闻要是这么编,那就是历史问题。问追龙市在近代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你们就得把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地方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都罗列上去。”
他高声强调:“多写,只要是近代史的,只要发生在追龙的,把你能想到的点都写上去。你别自己筛选,哎呀,我决定这件事儿不重要,不算重大历史事件,不用写吧。千万别这么干。”
底下的学生们认真地点头。
接下来,他又分别从政治和物理的角度编了题。
“比如,拆迁的时候,村民和村干部动手打起来了,问你是什么矛盾?这是不是就能政治靠上边儿了。”
“再比如,老张家拆迁后搬家,两辆货车拉家具,A车速度50千米/时,B车速度60千米/时,距离新家10公里,问俩车多长时间在哪儿能碰到?这是不是就是你们的物理题了。”
他眼里带着炙热的光,带着询问的神情看向底下的学生们。
直到大家点头表示听明白后,他才意犹未尽地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离开教室前,他还在反复叮嘱:“发生什么新闻,多去发散思维多想多问。”
“地理老师还是老样子,又认真负责,又幽默风趣。”在他走后,赵咏薇跟曲宁说道。
在她做老师的那几年里,碰到让她头疼的学生时,她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地理老师的模样。
曲宁点头,“于老师教了我们三年了,他一直这样啊。不过上高三后,盯得我们更紧了。”
地理老师刚出去不久,班主任梁雨菁拿着一张报名表进了教室。
“先停一下,我有个事儿要说。”她清了清嗓子。
“非典都知道吧,以前辽省也就在沈阳和大连几个大城市有,结果昨天新闻报,辰县也有感染的了。”
辰县位于花池区和追龙市的必经之路上。每天往返于这条路上的,数以万计。
这样一来,非典传到花池区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你们想的没错。所以学校要求大家每天早午晚各测一次体温,然后得记录在案。你们谁要是体温高了,那就得去隔离。”
“啊?”有人发出惊叹。
“别啊了,”梁雨菁继续说道:“得赶紧买体温计,可以几个人合伙买一个,我建议人手一个,也花不了多少钱。我这里有张报名表,谁要买的话,让我这儿报名,我去给大家一起买了。”
大家排着队开始报名。
“你买吗?”等前面的同学签名的过程中,曲宁问。
“买啊,不过十几块钱。”赵咏薇道。
曲宁紧靠在她背上,凑近她耳旁,小声道:“你说梁雨菁有没有回扣?”
赵咏薇回头,冲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曲宁默契地不再作声。
赵咏薇转过身,静静地排在队伍中,等着轮到她。
她比曲宁知道的多,前世的几年后,梁雨菁因为私下向不止一个学生索要贵重礼品,被学生家长们联合起来给告了。
所以,虽然不是百分百确定,但赵咏薇相信梁雨菁收回扣这事儿,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