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62章 又跑了一个(1 / 2)

“好!”李世民还未表态,萧瑀第一个大声叫好。

怎么说他也算李承乾的第一个老师,现在还是太子少师身份。

“好!”魏征第二个叫好。

太子的救灾十策操作性强,各部各司分工明确,责任划分清晰,就连如何向世家豪绅借粮都想到了。

那招用未来两年之税赋预支实在是太妙了,完完全全一个阳谋。

“众卿对太子的建议什么意见?”

李世民这句算废话,但是他还得问,否则就成了皇权专断。

魏征估计又要说上一大段。

长孙无忌除了爵位与在座的相同都是国公,其实他的官位是最低的,但是身份却是最显贵的,自然他的话分量也不轻。

作为李承乾的亲舅舅,自然第一个发表意见:

“臣认为,太子的救灾十策,不但对本次山东旱灾可行、有效,还能作为救助其他灾害的策略使用。臣附议。”

房玄龄想了好一阵,也想不到补充的地方。

他也纳闷,太子何处学到的救灾策略,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最后说道:

“臣想了半天也没有补充,太子救灾十策,乃上佳良策。臣附议。”

其他几位也大同小异,纷纷附议李承乾的救灾十策。

“既然如此,本次山东灾情,就由太子负责统一调度,成立救灾内阁。凡我大唐官员,太子皆可调度,凡有不听号令者,太子可行便宜之权。”

李世民这句话就很严重了,授予太子便宜之权,等于给了一把尚方宝剑。

李承乾一听,心中有点胆怯,刚才说得杠杠的,那是理论,让他领军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番事。

赶紧看向寒云。见寒云给他点了点头,这才安心,答曰:

“儿臣领令。儿臣任少保为救灾内阁副使。”

说到这里李承乾瞄了一眼寒云,见他不停指魏征,瞬间明白,又说道:

“再任谏议大夫魏征为救灾内阁副使。其余官员,待儿臣和两位副使商议后再上书父皇。”

寒云为何要暗指魏征,因为历史上这次旱灾就是魏征负责救灾。

最后灾情是缓解了,却被官员诬告他贪污受贿,差点出事。

“中书省拟旨,山东旱情就按此议办。内阁办公之地暂设户部,便于调度钱粮。太子要一日一表,莫要忘记了。”

“儿臣记得。”

众人退去,李世民突然说道:“少保暂留。”

寒云又被留下。

待众臣离去,李世民几步上前,重重在寒云肩膀一拍:

“你说朕该奖你还是该怀疑你。”

“不知陛下何事奖励臣,又何事怀疑臣?”寒云也是明知故问。

“太子今日之策定是你所教授,故而,朕应该奖励你。但是,你在灾情前就在准备这些,你说,朕是不是该怀疑你呢?”

“既然如此,依臣的意思,那就无需奖励也无需怀疑了。”

“你这是给朕打趣吧。”

“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山东会大旱的?”

李世民没啥东西可以奖励了,干脆不提奖励的事,直接问他怀疑之事。

寒云能怎么说,难道告诉李世民,是你的史官记录的吗?

“臣又不是道士,能掐会算。要成为陛下这种能文能武的千古一帝,怕是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大唐未来之国君,要么能领兵开疆扩土当一个雄君;要么能清廉政务,安定民生当一个贤君。二者占其一,也能保大唐之千秋之业。”

寒云开口就是一句马屁,拍得李世民晕乎乎。

千古一帝,已经是第二次听寒云提及。

这小子拍马屁都是与众不同,听得舒服极了。

“少说好话。当心被魏征说成佞臣。”

“太子明显不会像陛下般,少年时便领兵征战天下。臣认为当教授太子安民富国之道,安民中,以灾祸为首,皇朝动乱多于灾祸,是故,臣先教授救灾之法。”

“你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你这个太保很称职。”

李世民说到这里才想起,这个官还是太上皇帮要的,顿时觉得自己当初小气了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