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雪中送炭(1 / 2)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5309 字 3个月前

唐明友虽然觉得老百姓已经把他认作父母官了,但他只是窃喜了一阵儿。因为他现在确实忙得焦头烂额。

一方面是肆虐不退的洪水,一方面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而洪水不知还要肆虐到什么时候为止;要医治战争创伤嘛,哪能靠一蹴而就就能做到?

他召集县府各部门来开会,研究如何赈灾。民政科,财务科,教育局,警察署,有关头头脑脑的都来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一个十分有话题的年代,民国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可谓是相当精彩。

这是因为清朝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的入侵,再加上先进革命思想的涌入,造就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民国。

民国时期的县政权,所有权力似乎都集中在县长一人手里。这可见县长人选的重要性。

按照民国法律,县长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由国家考试入选,但数量极少;另一种是由省主席任免①。

中间还有个行政专署,行署专员拥有推荐权。

唐明友当寿县县长属于第二种。只不过最初是由他的结义哥哥古沛然推荐。古沛然从寿县县长的位子升上行署专员,推荐的寿县县长就是唐明友,然后,上报省府由省主席批准的。

后来,李品仙来了。当然李品仙最初时还不是省主席,李品仙当省主席是后来的事②,唐明友与李品仙走得近,结果他当然接着当县长了!

根据民国条令,政府主政者要三年调换,也就是说在领导三年任到期之后,县长也就得跟着政府领导一起调换走了,即使没调走留下了,也会被新来的省主席派新人给顶走。

然而唐明友稳稳地坐在县长的交椅上,一是靠他的钻营,二是靠他的把兄弟的鼎力相助。

当李品仙还不是省主席时,他就竭力巴结逢迎。他让陈布林在楚玉阁搞来镇阁之宝一一楚青铜器,来孝敬李品仙。后来他干脆给李品仙出了个“馊主意”一一盗挖李三古堆。

这两件事都合李品仙的脾胃,所以投挑报李,唐明友的县长位子稳稳地坐下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唐明友的铁哥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沛然是唐的顶头上司,自然不用说。譬如说那年柯岩和柳曼把唐明友告上法庭,就是古沛然给他遮住了。他只是赔了钱而已。

就是陈布林,也给了他鼎力相助。不然,这些头头脑脑一旦发起横来,也是不好对付的。

现在陈布林又调任民政科长兼任自卫军总指挥,其权力更是炙手可热。

因为在县一级的政府里,国民党明文规定,大一点的县可以设四科五科,最小的也要设两科。

而不管四科五科,抑或二科三科,民政这一科一定要设。其次就是财务科。

唐明友点明要陈布林发言。

陈布林说,由于洪灾和战争,原定在百姓中征收的赋税,恐怕很难收上来。有人会说,战争只给城镇造成巨大损害,于广大乡村,其实无大碍。

其实这种认识极其谬哉!我讲个真实故事: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他有一个儿子,今年才十一二岁。洪灾那天,艳阳高照,他没事去同村一家结婚的人家里看热闹。结果看着看着,发现脚下有水了,而且水越来越大。

人们开初不知为什么,并不在意,婚礼照常进行。结果呢,没过多久,周围就一片汪洋。人们才意识到是洪灾来了,于是赶紧逃命。

很多人是光身子出来,所有财物均葬身于洪水中。

现在我们要去老百姓中征收赋税,这可能吗?

财务科长向三丰说,目前全县真正没有受到灾难的只有南面的几个乡镇,在他们当中征收是可以的。

这时有人出来调侃说,要是李三古堆没有被盗挖掉,我们还可以像民国21年那样,用古堆里的宝贝来救急。

这人说的民国21年,指的就是1932年发生的荒灾,老百姓们眼看着没有活路,当地乡绅们便想着筹集钱财准备赈灾。

一个会些风水的老夫子给出了个主意:离此30里地的地方有个朱家集,附近有座高大的封土堆名为“李三孤堆”。

这土包地势颇有藏龙卧虎之意,绝非凡地,下面定有蹊跷,恐有大墓隐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