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拿不住的比特币(1 / 2)

所以说,比特币这样一种初衷是为了自由结算的工具能够在2013年大涨,并不只是它的本质功能发挥了作用,而是因为它成为了很多犯罪集团交易结算,并且洗钱漂白的工具。

2013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这一年见证了比特币从相对边缘的加密货币一跃成为全球投资者和科技爱好者热议的焦点。

当时,比特币的价格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涨与波动,不仅深刻改变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格局,也引发了全球对于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经济潜力的广泛讨论。

殊不知,揭开它华丽的面纱之后,露出的却是让人不得不暗自唏嘘的真实面孔。

Willy Report网站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比特币2013的价格暴涨和Mt.Gox的交易量大增,或许源于虚假交易,甚至有可能涉及Mt.Gox的内部人士。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比特币2013年11月的暴涨和Mt.Gox的交易量大增,一定程度上源自一场诈骗活动。

具体而言,一个被称为“Willy”的机器人每5到10分钟就会买入5至10个比特币,这种行为持续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用WordPress搭建的Willy Report是一家仅有一篇文章的网站,上面详细阐述了2013年9月至11月期间,种种可疑的机器人交易活动。

另外一个名为Markus的机器人似乎始终在以随机价格买卖,但却不支付任何交易费。Willy和Markus在2013年之前和期间最为活跃,而彼时的比特币价格刚好处在暴涨区间。

到2013年11月,这两个机器人共计买入57万枚比特币,足以影响这种虚拟货币的交易价格。那么,比特币在2013年末的内在价值,是否真的低于很多反对这种货币的分析师所认为的价值呢?

另外,阴云仍未散去,并非围绕比特币网络本身,而源于这套网络与传统金融系统之间的差异。

比特币企业基本都是依靠用户的信任在运营,相当于没有保险的非官方银行。这类企业的开发者和高管普遍来自科技行业,而非金融领域,因此往往存在各种问题,甚至最后以破产而收场——其创始人也一道消失。

不可靠的加密支付系统仍然高度依赖信任支持。然而,这些信任支持也都是未经监管的,因而经常吸引不择手段的交易员和投机炒作分子。

这种缺乏监管的状态是比特币与生俱来的最大问题,但在比特币社区内,监管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究竟能否达成一致依然难以确定。

但是这些言论和论证,都是事后诸葛亮,说的即使客观公正,也吸引不了大众的眼球。

只要介入比特币的人都知道,在这几个月,虽然比特币的震荡幅度相当之大,但只要是低价介入的,拿稳不动,它的趋势就是向上,闭着眼睛不理,它就会赚钱。

10月1日上涨到最高点222美元一枚价格之后,持续震荡到2013年11月3日,比特币价格终于站上了222美元之上,达到了229美元。

市场又疯狂了,一开始准备见好就收的人们,又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