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53章 时局(1 / 2)

南北各方几场大战下来,七国都有些吃不消,接下来的数年间,再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发生。

各国都忙于发展生产,改革制度,更新武器装备。

当然,倾国而出的大战没有,中小规模的战争还是少不了的。

北疆元清两个老冤家因为东蒙古的归属又接连干了两架,互有胜负,但终究没有灭掉对方的实力。

趁着赵宋分出部分力量东征日本,镇压被大唐间谍诱导契丹叛乱的档口,托塔天王领军南下,占领黄河以北,济水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国的恢复速度超出唐国预计,到了战后第三年就已经凭借逐渐追上来的武器战法,有效抵御来自少梁的袭扰。第六年就开始尝试着收复陕北。

深入敌境,补给困难的唐军没有多做抵抗,主动撤出延安府、榆林镇,只在临近保德的渡口处留下一座棱堡,全军返回山西大本营。

南方的刘汉和朱明继续在湖北江西交界处拉锯。

依靠诸葛亮这位经济鬼才刻意营造出来的声势,刘彻凭借着坚挺的交子迫使敌军撤围而去。

志得意满的小猪同学觉得自己行了,不顾丞相反对,出兵进攻九江要塞。

结果一如朱明的尝试一般,碰了个头破血流,认清现实后乖乖回家龟缩。

朱重八这边,组建一支远征舰队,讨伐不服王化的日本。

开始的时候老朱还真没打算玩这么大,毕竟几个港口的事,找幕府那边商量下,租下来就成,不就是多花点钱嘛。

谁曾想,这小日子还是个头铁的,油盐不进。

没办法,朱重八只好成全他们,将足利氏打的一败涂地。

但最终也没有实现远征任务的最高目标——灭亡倭国。

虽然喊小日子挺顺口,但这个岛国还真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数百万人口,比大明差不少,但要是放到同时期的欧洲,估计也就法国能稍微压一压。

地虽不大,几十万兵还是拉得出来的。打败不难,灭国却不容易。

最后只是迫使幕府签订城下之盟,割让一些港口及其附属土地,方便大明中途歇脚。

至于这帮被教育一番马上喊大哥的反骨仔,会不会背地里积蓄力量,随时准备跳反,就不是眼下忙着大陆争霸的大明能顾上的了。

美洲大陆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又从欧罗巴学到了沃邦攻城法的老朱再次扯出大军折腾起来。

这次倒是有了些成果,田家镇和半壁山外围的棱堡被攻陷了不少。

但几个主堡在沿江船只的人员物资补给下,依然难以撼动。

尝试未果之后,朱元璋叹了口气,只得引兵东去。

就算是有了新式攻堡法门,所要付出的代价依然高昂,面对着诸葛孔明调教下逐渐走出困境的汉国,大明,耗不起。

被吓出一身冷汗的刘彻也稍稍收了收心,在丞相的劝说下,励精图治,从十七世纪迁移大批人口,开发本位面荒芜的南方国土,又鼓励工商、兴盛贸易,国力日渐强盛。

令人惊异的是,频繁的战乱似乎并没有让各国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无穷无尽的市场所带来的工商业大发展,让十几座大城到处都是一派繁花似锦。

尤其是沟通八大位面的东南西北四京,四方商货直教人迷花了眼。

除了互通有无所带来的机遇,早一些朝代的南方大开发和各国的新大陆攻略也让总体产出上了一个台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