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清之局(1 / 2)
公元1398年,南京,大明皇宫奉天殿中百官济济一堂,俱都是一派欣喜之色。
所谓天地君亲师,比亲娘老子还要重要的皇帝陛下死而复生返老回春,这做臣子的能不高兴吗?
至于心底嘛,自然是一万个NMP飘过。摊上这么个狠辣的一把手,贪点银子就要剥皮实草,动不动就来个大清洗,一波就带走个万儿八千的,这谁受得了啊,简直是官不聊生啊。
这同样都是皇帝,你老朱家怎么就跟人家赵天子差距那么大呢?看人家老赵家,优待文官士大夫,贪财怎么啦,畏战又怎样,了不起就发配呗。
就算是蒙元也比你强多了,虽然人家歧视汉官,但是不多事啊,想搂钱就搂钱,想霸地就霸地,多自在,哪像现在,就算是朝中大员也要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脑袋搬了家。
好不容易送走了瘟神,得,又回来了,还变了个年轻版的,我累个亲娘唉,要不干脆辞官回家算了。
文官们的欢喜都是装出来的,勋贵们也大抵如此,开国功臣除了战死病死的,剩下的基本都被老朱给宰了,大家伙能不盼着皇帝早点御驾归天吗?
就是被朱元璋复活的徐达常遇春也是心中忐忑,这玩意要不是我俩死得早,是不是也被拉出去咔擦了?
如果这偌大的皇宫中有人真的欢喜的话,那一定是后宫的嫔妃们了。皇帝死而复生,她们也不用自挂东南枝,追随老朱到地下了。
不过大家心情如何,朱元璋是不会关心的。这会老朱正眉头紧锁,看向奏对的史官:“你是说那最后一人是女真?”
史官小心翼翼的回话:“臣翻遍史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前朝世祖,皆能对应得上,唯有此人,找不到跟脚。但观其形制,鼠尾辫,佩东珠,应是女真没错。”
“我大明竟然会亡于女真人之手吗?”朱元璋想不通,大明雄兵百万,国力昌盛,又有强藩守边,如何就能被野人一般未开化的女真给灭了。
“哼,等这边事了,我定当提兵屠了这群野人。”朱元璋在心中定下计较,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转向勋贵一边:“诏,五军都督府核定各地卫所出兵份额,还有秦、晋、燕、代诸王,俱都要派遣精锐助战,三月之间,需在应天府聚兵五十万。”
洪武三十年间,虽然也多有战事,但除了洪武初年北伐,余者基本都是外线作战,内地除了承担赋税外,没有受到战事波及。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大明迅速从元末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经济环境中走出来,就算是五十万大军长期作战也足以支撑。
众人应诺,后续商讨细节自不需提。
清,康熙六十一年,紫禁城乾清宫,年轻的康熙皇帝看着台阶下一片带着黑红官帽的奴才们,意气风发道:“朕御极六十一载,本无意长生,竟得上天垂怜,赐以返老回春之术,不甚荣幸,却又颇感惶恐。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哪个不是威压一世之骄雄,要与这些史书上绝代风华的帝王同台较技,朕是辗转难眠哪。”
玄烨返回后,立即诏史官,仔细询问,最终确定了诸人的身份。
身材最是高大雄健的是秦始皇,与始皇帝一般不着衮冕的是汉武帝,这二人之世皆无衮冕制度;壮冠虬髯者为唐太宗,黑脸壮汉是宋太祖,矮壮者为元世祖,方面大耳之人自然就是明太祖了。
台下众人纷纷出言安慰。
“陛下文韬武略,历代帝王皆不可及,何故自轻也?”
“此次得天人召唤者仅只七朝,而陛下为最后一人,必定是因为我大清绵延万载,永世不朽,后无来者。陛下为大清圣祖,英明神武,自可压服众帝,抵定天下。”
“我满洲健儿勇健无匹,所谓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今八旗男儿足有二十万,当为陛下扫平天下!”
“我大清骑射步战俱强,且有大炮助阵,秦汉唐宋元明诸军何能敌也!”
台下说的热闹,康熙也面带笑意,似是心怀大悦。不过奴才们的马屁听听就行了,却不能当真。
玄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是最后一位,但他可不认为大清便能千秋万代了。
文韬武略,哼,哪个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帝王不能摘出来一大篇的?
至于八旗不满万,康熙年轻的时候也是信的,等到满洲大兵和吴同学、葛二蛋打起来,麻脸哥才发现,这八旗也就那么回事。
大家都是人,砍一刀挨一铳都会死,战况惨烈一样会怕。要不是有数量庞大的绿营兵做炮灰,指望八旗那么点人根本不可能压得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