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朝议二(1 / 2)
费扬古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很合大清圣祖的心意,康熙哥照例问询了下诸臣的意见,却见后排的吏部左侍郎张廷玉奏道:“陛下,臣以为,费扬古将军后面两策虽能使绿营士卒专注军事,却仍有不足之处。”
哎呦,又是个老四相中的。你一个吏部的官,也懂军事?
康熙抬了抬下巴,示意张廷玉继续说下去。
“绿营战兵月支银一两五钱,支米三斗,全部换成粮食不过一石七八。以五口之家计,仅可饱食。”
一石八换算成现代斤两有两百大几十斤,古人油水少,饭量大,成年男子一日需食近两斤,如需会操,食量还会大增。
妇孺儿童以一半计,一家五口一天约莫需要六斤粮食,算下来一月不过一百八十斤,似乎还挺宽裕。
但一家的开销可不仅仅是食物,吃盐得花钱,扯布得花钱,各类用具也得花钱,生病抓药更是个无底洞,就算指望婆娘种桑织布贴补家用,买个织布机也得花钱。
所以即便是战兵,日子过得也是比较紧巴,守兵就更不用说了。
要是家里人口多些,指望那点死工资,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
张廷玉先阐述了下绿营兵的困难,又开始从历史角度分析原因:“大清立国之初,天下动荡,民不能专事生产,致使土地荒废,粮产锐减。当是时也,一两银子也换不得一石粮。”
可不是嘛,四处动乱,谁安心播种啊,种子撒下去了来年还不知道便宜谁了呢。
粮食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那会绿营兵待遇比现在可要差不少。国家财政紧张,发不出饷银来,只能向前朝学习,拖欠工资了事。
好在大清国比明政府更舍得撕下脸皮,可以放任投降过来的原大明军现绿营兵给各地士绅百姓送温暖。
明国就做不到这一点,丘八们只敢对那些穷鬼下手,面对真正身家丰厚的士绅藩王们反倒是怯了场。
没办法,大明国是这些人的大明国,一帮子打手,怎么敢对主人龇牙。
也就是投了大顺、降了大清才能肆无忌惮地把这些朱门一并收拾了。
这种方法效果绝佳,被抢劫的物资喂饱的绿营兵战力比当年为大明效力的时候强多了,一路带着八旗太君横扫中国。
“及至陛下登基,天下硝烟渐熄,民生得以安定,荒田复垦,生产秩序恢复,粮食价格日渐走低,一两银子甚至可买两石米面。如此,绿营士卒自可专心军旅,不必再寻其他出路。”
三藩之乱,清廷依靠十多年休养生息攒下来的国力,硬是靠体量耗死了一度气焰嚣张的吴三桂所部。
“但是数十年安定,人口滋生,至今已过万万之数,尤其北地亩产远不及南方,丁齿繁衍之下,压力更甚。是以粮价较之从前,走高了不少。营兵生计略显艰难。”
张廷玉开始强调客观困难:“微臣这些日子闲暇下来也时常去了解些军旅之事,这些绿营兵丁为生计所困,多食番薯之类的便宜作物。但番薯虽贱,却不宜当主食,易胀气、反胃,且长期食用,身体亏虚。若要练出精锐,还需精米饱食,辅以少许肉类方可。”
番薯土豆之类的新作物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远没有后世那般受欢迎。
本身尚不适应东亚的环境,亩产就那回事,农人们也不怎么熟悉种植方式。
到清代,红薯经过一两百年的育种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气候,产量虽然比不上后世科技与狠活鞭策下夸张的大几千斤,但比之小麦之类的主要农作物还是要强多了。
哪怕算上失水率,红薯的亩产也不是小麦、高粱能比的。
但这么高产的农作物,直到清末,种植面积也不过百分之三四,是清代农民傻吗?当然不可能。
实在是这东西真的无法替代主食。
营养单一,吃多了还容易害病,也就是灾年的时候拿来救命,平日里谁天天指着这个当饭吃。
康熙晚年过亿人口其实倒还好,人均粮食还比较可观。
等到了十全老人二亿三亿之时,人口压力大增之下,百姓们被迫去开垦以前看不上的劣质土地。
盐碱地、沙地、深山老林的小块空地,或者干脆围湖造田,能利用上的都被勤勤恳恳的农民们开发出来。
产量低点就低点,危险点就危险点,总比饿死强。
尽管如此,一年辛苦下来,还是食不果腹。
吃粮的嘴巴多了,余粮自然就少了,价格上涨也就是应有之理了。
而国家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丘八们的饷银还是那么点,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无论是私自出工行商或是兼职各项杂务,皆可赚些银钱,贴补家用。若是强行断了这两条生计,仅以饷银为依,只怕家口众多之户,连饱食亦不可得,又如何有力气操练战阵?还请陛下明察。”说到最后,张廷玉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