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心累糜旸 速召丞相(1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9462 字 9个月前

在劳累了一天后,糜旸带着疲惫的神色回到了大帐中。

糜旸刚刚结束了一场,持续一日的议事。

黄权推断的并没有错,就在糜旸到达上邽的第二日,汉军的斥候就发现,魏军有着撤退的迹象。

当得知这个情报后,黄权很快将此事上报给糜旸。

自从前日刘备当众在众臣面前,将北伐大权全都交给糜旸后,处在上邽外的一众汉臣当日就以糜旸为中心,组建出了一个新的北伐决策圈。

在这个圈子中,糜旸将黄权暂任为大将军长史,为他署理着军情要务。

得到糜旸看重的黄权,感到十分荣幸,他也十分尽心的为糜旸收集着军情。

收到黄权禀报的军情后,见局势正按自己的推测一步步发展的糜旸,今日就在他的帅帐中召开了一场军事议会。

在这场军事议会中,糜旸让黄权宣告了魏军正在撤退的事实。

这一事实让诸多汉臣雀跃的同时,也让今日的军事议会充满了喧嚣。

或许都想在糜旸这位大将军面前表现,有的大臣建议糜旸可趁势追击魏军。

在议会的开始之初,这种建言占据了主流。

但这类建言落在糜旸的耳中,却让他感到十分不满意。

魏军撤退,汉军在这时候派兵追击不是不行。

或许曹真会派重兵提防后路,但派上一支精兵前去试一试,也无伤大雅。

可糜旸召开军事议会的目的,在于讨论魏军撤退后他们的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但众臣在提出应当派军追击魏军后,就大多闭口不言。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心中并没有一个稳妥的方案,建议糜旸在魏军撤退后,汉军下一步该怎么做。

这一点,是让糜旸感到失望的。

失望之下,自然会产生不满意。

目前在上邽的都是大汉的中流之臣,糜旸原本认为他们的表现,不应该是这样。

只是后面糜旸也想明白了。

他会对参会的汉臣感到失望,是对他们的期望太高。

糜旸对一众汉臣的期望,来源于他过往的经历。

糜旸自领军以来,与他一同探讨战略的,都是关羽、诸葛亮这般的一世之杰。

这不可避免地,让糜旸的眼光高了起来。

只是今日糜旸才认识到,不是每个汉臣都有关羽与诸葛亮一般的眼光的。

大多汉臣是良臣,但也仅仅是良臣罢了。

幸亏今日议事的汉臣中,还有着一位黄权。

众多汉臣中,是黄权第一位向糜旸建议,应该为攻打陈仓早做打算的。

而在黄权建言后,大多汉臣方才反应过来。

当魏军从上邽城外撤退后,他们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探讨该如何啃下陈仓这块硬骨头。

意识到这一点后,原本热闹的帐内气氛,变得陡然沉静下来。

早在北伐之初,刘备就命人打探过陈仓的情报。

陈仓位于天水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上,这就意味着,汉军想要攻打长安,就势必要先夺下陈仓——不然汉军的后路会不稳。

而等探查的情报送回后,汉军中的许多人都心中暗生担忧。

他们之所以会未亲眼见到陈仓城就心生担忧,乃是由于在送回的情报中,探子将曹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改造后的陈仓城,比作了荆州的江陵城。

就是这一个比喻,让大多汉臣认识到了陈仓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坚城。

当下能在大汉身居高位的他们,往年大多是荆州时就跟随刘备的潜龙之臣,江陵城城防的坚固程度,可是他们亲眼见识过的!

黄权的建言,勾引出了大多汉臣心中原本就存在的担忧。

心中的担忧虽一时引起了诸多汉臣的沉默,但在沉默之后,诸多汉臣还是就如何攻打陈仓一事,为糜旸提上了许多建议。

可惜的是,建议虽多,却没有一条是符合糜旸心意的。

就算是黄权提出的“断绝内外,以营围城”的策略,也不能让糜旸满意。

因为黄权不知道陈仓守将郝昭是什么样的人,糜旸却是知道的。

郝昭论能力不一定有多高,但他的心性是很坚定的。

对于这样的守将来说,“断绝内外,以营围城”的策略不会收到多大的效果。

相反的是,随着围城日久,恐怕汉军的士气会受到影响。

只是糜旸为了群策群力,还是耐心地听完了许多大臣提出的建议。

这是他第一次越过刘备,亲自执掌大汉的全部兵权,他总不能给人留下堵塞言路,独断专行的名声吧。

正因为如此,糜旸最后才会带着疲惫的神色,回到了自己的寝帐内。

一直坐着的糜旸身体是不累的,他主要是心累。

身旁随侍的丁封见到糜旸脸带疲惫,在回到主帐中后,他连忙为糜旸递上热毛巾,想着为他解乏。

当热毛巾敷到脸上后,糜旸疲惫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纾解。

今日过后,糜旸才终于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为何会事必躬亲了。

不是诸葛亮爱揽权,是要是诸葛亮不事必躬亲,将军政大权紧紧握在手中的话,历史上的季汉哪来那么多次的北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起诸葛亮的糜旸,嘴角露出微笑。

糜旸会突然想起他的老师,不单单是因为今日心累的缘故。

还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大胆的设想。

想到这的糜旸对着一旁的丁封言道:“掌灯,孤要去见陛下。”

听到这句话的丁封一愣,他望着帐外已经漆黑的天色,心中想着是何等要事,要让糜旸入夜后求见陛下呢?

可跟随糜旸多年的丁封,早就养成了不多嘴的习惯。

所以他只是默默按照糜旸的吩咐,提了一盏灯笼在前方开路,带着糜旸朝着刘备的寝帐走去。

糜旸的寝帐与刘备的寝帐本来相距就不远,加上以糜旸的身份,一路上也没有哪位巡逻的汉军,敢阻拦糜旸的行动。

于是在不久后,糜旸就在点点烛光与星光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备寝帐外。

在来到刘备的寝帐外后,糜旸让帐外的一名羽林军将官入内禀报他到来的事。

羽林军将官不敢怠慢,很快就在糜旸的注视下进入了刘备的寝帐内。

不一会儿后,羽林军将官就来到糜旸身前,躬身请糜旸入内。

在羽林军将官的带领下,糜旸进入了刘备的寝帐内。

相比于外面漆黑的夜色,刘备的寝帐却显得灯火通明。

这让刚刚从黑暗中步入光明的糜旸显得有些不适应,糜旸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在适应了帐内的光亮后,糜旸方才看到了坐在榻上的刘备。

而随着那名羽林将官的退出,当下帐内除去糜旸与刘备外,再无他人。

刘备知道糜旸入夜求见,肯定是有着要事相商,所以他方才提前屏退了所有内侍。

在看到刘备后,糜旸连忙来至刘备的榻前数步外,对着刘备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