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西苑慢慢地散步。
他确实身体不适,但顺水推舟不出席殿试,还有其他原因。
景王正月初九突然薨逝,年仅二十九岁,这不禁让皇帝疑神疑鬼。
“朕不御殿,这几日向太医院打听消息的都有哪些人?”皇帝停下脚步,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黄锦小声禀报,内阁和六部重臣,几乎都有打听。
皇帝问:“裕王呢?他在做什么?”
黄锦回答:“王爷递请安奏折,陛下您不见。他又和小世子一起到白云观上香、为陛下祈福。”
皇帝想到带着祥瑞出生的小圣孙,目光闪过一丝温情。
儿子虽然没什么本事,孙子是个有福气的。
“宗室和勋贵有哪些人跟朝臣来往?让锦衣卫给朕盯紧了!”
徐府门庭若市,连进士排名都可以瓜分。
在皇帝眼中,这没什么问题。
本来首辅就有此权力。
以往严嵩做首辅,进士都是由严嵩排名,皇帝心血来潮调整一下前十。
但某些人异想天开,居然盯上皇位,就是找死!
黄锦恭敬地回答皇帝的问题,内心暗暗腹诽……
还不是陛下你自己的锅?
当初你放出风声,两个儿子都不中用、要从宗室选继承人,连聪明人鄢懋卿都信以为真。
这些年多少宗室四处找祥瑞、跟朝臣暗通款曲,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抱你大腿喊一声“爹”!
皇帝突然生病“不御殿”,又忽然现身传胪大典。
像钓鱼一样把人遛着玩,搞得京城的夜空下魑魅魍魉齐出。
这一切,和喜气洋洋的新进士们无关。
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郎按惯例直接入翰林院。其他人新进士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观政。
同时,上一科的庶吉士也散馆,王锡爵、余有丁和戚元佐都得以留馆。
新翰林们面临抉择,是跟随晏珣修《承天大志》呢?还是跟随张居正重录《永乐大典》?
原地起飞、直升两百多名的榜眼李自华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为此向同乡徐璠讨主意。
徐璠笑着说:“《承天大志》已经快修完,且又是袁炜手中的饼。你现在参与进去,恐怕汤都喝不上。”
李自华懂了,那就是选张居正。
重录《永乐大典》要很多年,再多人手都不嫌多。就连胡正蒙、张四维这些老资格的翰林,也在搞这个大项目。
其他有志于考进翰林院的新进士,都去拜张居正的码头。
徐阁老的门难进,拜张太岳也差不多!
晏珣看着来自家拜访的……归有光、徐渭、许国。
好家伙!
就这么几个人,还都是三甲同进士。
难道在新人眼中,他跟张居正差距那么远?
晏珣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归有光失笑:“你确实跟太岳差很远。本来修《承天大志》都是太岳的事,莫名其妙落在你头上而已。”
晏珣瞪眼:“归老兄讲道理!什么叫‘莫名其妙’?天意!是天意你懂不懂?”
“懂。”
就是明明没有人提名,抓阄还能抓到你。
晏珣看着这几个人,叹道:“你们的名次虽然靠后,但是官场前途不全看进士排名。日后的路还长着,不忘初心、尽心为国为民,也算不辜负数十年寒窗苦读。”
几个人站起来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