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想珣珣的一天。
……
戚继光率军返回山海关。
这是一个边境要塞。
西连群山,东面大海。
他望着衰草凄迷的远方,有些怅惘。
下南洋这种重要事情,居然没有自己的份!
错过了打上倭国,又错过下南洋,打了半辈子海战的戚继光多少有些伤心。
事到如今,只好便宜便宜外甥晏珣。
“都督,北边的局势稳定,您想下南洋还有机会。”心腹揣摩着戚继光的想法。
戚继光摇摇头:“草原上永远会生起新的力量,没法完全稳定。”
正如他当年北上时所想,北方才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此次勒石燕山,已经遂了平生所愿。
摸了摸怀里晏阁老写的信,戚继光露出沉着的微笑。
……
《明报》头条,戚都督加封太子少保,从此要称呼为戚少保!
“真是不容易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经多少烽火,才走到了这一步。”
“用岳飞来比喻?不妥不妥!”
茶楼上看报纸的闲人议论纷纷。
“辽东武状元李如松错过对蒙古人的战争,戚继光错过下南洋,总感觉有人在下一盘大棋。”
这个“有人”,当然是指英明神武的陛下。
改革军制,一直是皇帝心头的大石。
若猛然大刀阔斧地改革,会引起卫所军户制下既得利益者的抵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有润物细无声,一点一点地改变。
要强兵,但不能培养出拥兵自重的军阀!
戚继光加封太子少保这样的大喜事,戚家罕见地高调摆宴席。
晏家一大家子都过去庆贺。
见到王徽,好些女眷簇拥过来。
下南洋的随行官员众多,家人都牵挂着。
“夫人,你可听说南洋的情况?”
“我家小叔也在船上,家里人日夜向菩萨上香祈福。”
王徽温和地说:“虽然还没有收到信,但我家老晏说一帆风顺。”
“有晏阁老的话,我们就放心了。”众人顿时露出笑容。
不信菩萨,还能不信晏公吗?
正在此时,戚府门外的鞭炮又噼里啪啦地响起。
众人心中更是一阵火热……下南洋立功能不能封少保啊?
哦!自家男人是文官?
那就封个太子少师吧!
王徽走到戚继光的夫人身前,笑道:“恭喜姐姐!”
戚夫人拉着王徽的手,心中千头万绪。
荣耀是荣耀,但众所周知,在大明当官难,当武官更难。
文官做到内阁首辅,也可以说砍就砍。
武官做过少保,说不定哪天说贬就贬。
如今赫赫扬扬,更让戚家众人警惕。
摆酒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表示感谢皇恩。
“等你家阿珣回来,也要大摆酒席。”戚夫人说。
一旁有人接道:“那是必须的!我们议论着,小晏阁老应该能送回一船船的金子。”
王徽和同行的王玉燕都沉默了。
我们家阿珣是去传播文明、送温暖,不是去做劫匪的。
虽然皇帝说了要找吕宋的金矿,可是茫茫丛林、人生地不熟,怎么保证一定能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