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巧中巧(1 / 2)

回到1973做暖男 东山翁 5400 字 8个月前

当得知援助向阳寨的人员是相邻临西县的人,方明的脑子一闪,突然就联想到机械厂车间主任刘栓柱,那次聚会好像听他说自己也是临西县人。

方明就准备抽时间找这些人聊一聊,也许能打听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今天把刘技术员安排到主桌,一听说名字,方明便感到一惊。刘栓柱,刘栓牢,不但姓氏相同,名字也仅一字之差。

中国人起名字,过去多按家谱字辈排列。一般都由开基祖制定,并被写入家谱,具有宗族的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谱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的传承下去。这些字一般会是名字中的中间那个字。

自从“破四旧”烧了族谱家谱,人们起名不再按字辈排列,但同姓本家大致还用一个相同的字为孩子起名。

这就让方明想到车间主任和这名技术员是否存在一点什么联系,便有了无意间的一问。

不想这一问,让方明又是一惊,难道两人真有渊源?刘栓牢竟然不是小张村的,而是刘家庄的,和车间主任刘栓柱同一个村子。

不禁自言自语道“刘家庄。”

“怎么,方知青在刘家庄有认识的人?”刘栓牢好奇问道。

“哦,没有。”方明赶忙答道。“不过你们农村人起名挺有意思的,像拴牢,栓柱,狗剩什么的。”

“这方知青就不太清楚了吧。农村人生活苦,没有人在乎名字的好听难听,叫阿猫阿狗的比比皆是。不像你们这些城里人,名字都起得高大上。老人们常说:取个贱名,不生病好养活,重名的多得是,连阎王爷都弄不清楚也不敢随便带走。

再说,农村老人那时候的年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平安长大。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太平盛世,但是老人的思想还停留在那个时代。他们会觉得孩子要平安长大,就要给孩子起一个经得住风吹雨打的名字,比如:铁锤、铁柱等等。”

“刚才方知青还真说对了,我叫栓牢,我有一个本家哥哥,也就是我大伯的儿子就叫栓柱。”

“哦!那他没和你一起来?”越聊方明越觉得有点意思。

“哎!我大伯临死都没再见到我堂哥一面。”刘栓牢有点伤感道。

方明安慰道:“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也不要太悲观。”

刘栓牢有点哽咽:“你不知道,我堂哥刘栓柱命苦啊!”说着,不由自主地讲起了堂兄家的情况。

正像那天聚餐时刘栓柱讲的,刘栓柱的妻儿在敌机轰炸中葬身火海。

那些天,村中住着一队休整的八路军。可能是叛徒告密吧,当时敌机对刘家庄进行了轰炸。

得到消息,八路军组织村民立即往山上的临时防空洞撤。

刘栓柱那时已结了婚,在咱们榆县一个兵工厂工作。儿子也有半岁了。

刘栓柱母亲去世早,是他爹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

他爹一次雪天出去借粮,跌下了沟崖,虽然捡回一条命,却留下了终身残疾,断了一条腿。

敌机轰炸时,儿媳一心想着搀扶腿脚不好的公公,却忘记了床上的孩子。待把公公安顿好后,才想起孩子,便不顾一切地冲出防空洞,想把孩子抱回来。不成想,两人都葬身火海。

刘栓牢告诉方明,抗战结束前夕,他表哥刘栓柱所在的榆县兵工厂要搬迁到外地。考虑到老父亲的实际情况,刘栓柱向组织提出申请,请求留在当地工作。

组织同意了刘栓柱的请求,准备把他安排到榆县一个枪械修理所还是什么单位。他当时还回了趟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

可就从那次回过一次家后,再也没有消息。

刘栓柱的父亲以为儿子去了什么保密的单位,也没敢详细打听,只是苦苦盼着儿子能早点回来。可直到榆县解放,也没看到儿子的影子。

“解放没几年,大伯的身体就越来越糟,临终前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表哥,让表哥给妻子多烧点纸,说是刘家的好媳妇。也让儿子给自己的坟头培上一锹土,他也知道儿子回家了。”

刘栓牢的讲述,让方明的心里也沉甸甸的。“如果你表哥还在榆县的话,应该早就回去看望老父亲了,两地虽说有点距离,但并不是很远,走上两天也能走到家。”

“谁说不是呢,表哥也是一个孝子,不可能一去不回头。当时我也想过,是不是组织又不让他留在榆县了,因为表哥的技术在当时的兵工厂那是一流的。可即使去了外地,也应该给家里写封信呀。”

“是呀,应该写封信的,”方明应和道。

“这次有机会到了咱们榆县,我也想抽时间到县城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打听出点消息,了却了大伯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