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免费惹的祸?”
任乃孝想,当时队委会研究时,就是考虑到这些知青娃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实属不易。不像本地青年,多少都有家庭或亲朋资助,这才免费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从效果上看,也着实不错。不管是结了婚的还是没有结婚的,都激发出冲天的革命干劲。这是一种喜人的现象,怎么能叫祸呢?
“罗书记,刚才方知青说了,现在知青们的工作热情高涨,这几天生产的收音机数量比往日都要高出不少,怎么能说惹出了祸呐,这可与事实不否。”任乃孝小心翼翼地提醒罗洪奎。
罗洪奎苦笑一声,“向阳寨的情况我能不清楚吗?并不是我们向阳寨出了问题,而是别的村子到公社告状了。”
“为知青们办好事,还被人告状,这都什么事!”冯双全愤愤不平道。
“爹,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来我们听听!”方明恳求老丈人把事情说清楚。
罗洪奎咳嗽了两声,面色有些凝重,“这几天,周边几个村的支书陆续到公社来告状。他们都说村里的知青难以管理,纷纷找大队要住房,要口粮。大队干部们感到十分困惑,不明白为什么知青们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韩发旺挠了挠头,不解地说道:“这又不是我们村的事情,和我们向阳寨有什么关系呀!”声音中略带一丝不满。
“关系大了!”罗洪奎突然提高了嗓音,语气中充满了焦急。
原来,那天向阳寨为三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的当天,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你想想,村与村之间不过才几里地的距离,知青们之间又互有联系,村民们相互之间也多是各种姻亲或姑舅亲关系,这么大的新鲜事怎么可能不快速传播呢?
向阳寨周边的几个村庄,比如清风寨、马家峪,还有以前黄苟石和付小济待过的明华村,生产状况都比较差。这些村庄的知青听闻向阳寨的集体婚礼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当听到向阳寨不但为领了结婚证的知青免费举办婚礼,而且还专门为他们盖了砖瓦房,里面简单的生活设施像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都给配备的很齐全,更是心生向往。
又听说夏收期间,向阳寨知青点的知青三天就能吃上一顿肉,夏粮分配每人竟分了150多斤小麦,这一下更是炸开了锅。
想想同样是知青,每天活不少干,汗不少流,可一年也难得吃上一顿肉,夏粮分配竟比向阳寨少了一半,心里感到极不平衡,便联合起来找到村支书,要求享受和向阳寨知青一样的待遇。
其中也有领了结婚证因没有住房无法生活在一起的知青,要求村里能提供住房。
这个要求村里更是无法满足。也不是不想关心,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村还是好言相劝,有的村则是生硬拒绝,让知青们自己想办法盖房。
知青们也都是二十郎当岁,血气方刚,对村支书的态度大多不满意。有的集体拒绝出工,有的虽然出工,一到地头就坐到树下休息。明华村的支书竟在夜里被几个人踹倒在地,一直没找到是谁所为。
听了罗洪奎的诉说,大家感到这些村的知青还真是有点问题。再怎么说也不能罢工。既然出工,也不能磨洋工。他们还不叫磨洋工,应该叫出工拒出力。
“明华大队的知青更过分,虽然说这个支书可能有点什么问题……”
冯双全说这几句话,是想到当时明华村支书把黄苟石和付小济两个小混混硬塞到向阳寨,搞得知青队鸡飞狗跳。
“即使有问题,也不能打人家,实在不行,可以向上面反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