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6章 耍赖(2 / 2)

曼殊沙华的蓝色纹路在银白色的枪身上显现,让它看起来又美丽又致命。

“嗯?”乌塔利亚疑惑的看向枪柄的部分,由曼殊沙华的花柄,延伸出的一道蓝色纹路形成了几个字母,恰好组成了‘Utaiar’。

“什么啊?这不是已经刻上去了吗?”

“欸?”

李槐收回手,拿着左轮手枪端详,看到了枪柄上的字母:“还真是,什么时候弄上去的?而且...”

“算了,既然已经刻上去了那我就不放血了,薇瑟安看看你的收获呗?”

薇瑟安点点头,拿出了自己找到的东西。

“怀表?”

薇瑟安手里,拿着一个外壳发黑的怀表,打开表盖,上面的指针已经停止了运转。

“我还找到了一沓钱和,一堆金券支票之类的,但都没什么用,我就没有带过来。”

李槐拿过怀表,在手里掂量掂量,发现重量不低,随后运转灵能,清洗了一下怀表的表面。

怀表外层剥落,露出银白色的外层。

“银质的怀表,款式有些复古,去柏林了可以找专门的钟表匠拿去修一下。”

歌莉丝看着银色的怀表说道:“我听说那些手工制作的怀表很值钱来着,这个是不是?”

“不知道,不过影响不大,在旧时代,这种手工制的怀表能炒作的很高,但在现在,这块表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制作它的材料。”

李槐把怀表还给薇瑟安,薇瑟安收起怀表:“我...其实打算把它送给斯维特叔叔。”

“送长辈吗?也行,这东西作为礼物的价值还是很不错的,对于名门望族的族长来说,这是个显示身份的好东西。”

李槐点评了一句,随后看向乌塔利亚:“你找到了什么东西吗?”

“哼——!”乌塔利亚嘴角一歪,表情变得非常得意,看来绝对是找到了好东西。

“我跟你们可不一样,都是一些杂物古董之类的。”

乌塔利亚得意洋洋的从地上拿起一个小箱子,李槐注意到这个箱子在地面上留下很深的印痕,看起来非常重。

“铛铛~”

乌塔利亚打开箱子,一堆长条显露在众人面前,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金色光泽,晃着众人的眼。

“黄,黄金!”

歌莉丝瞪大了眼睛,震惊的看着乌塔利亚手中的盒子。

“没错!你们都想着找些值钱的东西,而我可是直接找到了实实在在的钱啊!”

李槐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点头说道:“确实,哪怕是在这个时代,金银依旧属于高价值的贵金属,市场价很高。”

“啧啧,哼~,这些金条我都掂量过了,一根大约三百克左右,而盒子里大概有二十四根,不管现在的黄金市场价有多少,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乌塔利亚的目光转向李槐:“那么请问指挥官大人,您找着了什么好东西没有?”

瞧瞧,这人已经开始得意忘形了。

李槐在心里吐槽一句,拿出手上的盒子,打开拿出其中的项链。

显然,这条做工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项链吸引了在场的三位女孩子的注意,尤其是乌塔利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没找到什么,只有这条金银材质的项链而已。”

歌莉丝好奇的走上来,看着项链:“这上面的宝石是真的吗?”

李槐摇头:“我不清楚,但质地很硬,应该不是假货,只是可惜里面有些絮状的杂质。”

乌塔利亚(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李槐又说道:“不过嘛,这些絮状杂质竟然恰好形成了一个六边形,这可比完全纯净的宝石更珍贵了!”

乌塔利亚:!!!

歌莉丝:“哇,这个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啊,李槐能让我看看吗?”

薇瑟安也是目光期盼,显然对于这条珍贵的项链很感兴趣。

“那个...李槐啊,啊不不不!尊敬的指挥官大人。”

乌塔利亚满脸微笑的走上来,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温柔和讨好。

“嗯?怎么了吗?我亲爱的乌塔利亚小姐?”李槐故作不知,用奇怪的语调回应。

“那个...呃...你的这个项链...呃,这样吧,我拿我那一箱子黄金跟你换怎么样?”

“哦?”李槐故作惊讶的说道:“那可是一整箱的黄金啊,一根三百克,二十四根就是七千两百多克了,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这...毕竟你是指挥官嘛,总不能让你吃亏不是吗?”

乌塔利亚一边笑着,一边伸手过去...

啪——

李槐直接打掉了乌塔利亚做贼的小手:“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要送首饰的话,你有那么多黄金,完全可以打一套出来嘛。”

“黄金那多俗啊!我觉得还是这条镶嵌蓝色宝石的项链跟她更搭...啊不是,我不是说要送给谁的意思,我只是认识一个商人,这条项链能在它那里卖出很高的价钱而已啊!”

“哦?真的吗?”李槐目光怀疑的看着乌塔利亚。

乌塔利亚疯狂的点头,目光里充满了真诚。

“哼!想得美,你认识个鬼的商人,之前说好的,谁找到的就归谁。”

李槐冷哼一声,冷酷无情的识破了乌塔利亚的谎言。

乌塔利亚愣住,随即恼羞成怒,直接扑上来,抓住李槐的衣领:“啊啊啊啊!!,给我给我!把项链给我嘛!”

“喂喂喂!小孩子吗你?松手!你给我松手!”

“不松!除非你把项链给我!”

“嘿~!你这人!耍赖是吧!呃啊!放手啊啊啊啊!”

“不放啊啊啊啊!!!”

薇瑟安、歌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