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除却战争和苦难,黄豆粉更多还是跟美食相关。

最出名的:驴打滚、打糕、豆粉糍粑……

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不过主要还是糯米和黄豆的组合,所差的无非做法和名字的区别。

就这么种地看书,再吃了顿晚饭。倒也没费多大力气,也算把黄豆给种完了。

随后他把竹竿后面的空袋子解下来收好,再把装着绿豆的袋子绑上去,重新调整棍子数量和间隙。

再重复着之前的过程,也把绿豆种了下去。

实际上李想国忙碌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这绿豆种得有点儿多。

毕竟这玩意儿他也是买了两斤的种子,不过绿豆的个头儿可是比黄豆小多了。

按着自己这下种量来看,估计至少也要种上半亩地。

关键的问题来了。

要是黄豆也还罢了,这玩意儿等到叶子落了,直接整棵割下来,晒干以后打出来豆子就行。

绿豆的话,靠着自己手工操作,种这么多其实挺坑的。

这玩意儿不会一次性一起成熟,枝头还在开花,最早结出的豆荚就已经变黑成熟了。

成熟的豆荚就得抓紧时间摘下来,要不然等到它干透了,一碰就炸荚,里面的绿豆就落到地上了。

这样的采摘,隔几天就得来上一次,挺折腾人的。

对于自己来说,这东西也就只有生豆芽、和做绿豆汤这样的用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做绿豆沙或者是做粉丝这些,自己是真的不会啊。

绿豆产量不算高,就算后世亩产量一般也就两百多斤。

之所以超市什么的价格不贵,完全是因为现在有缅甸等地产的绿豆。

缅甸地处热带,绿豆这样的短生长期作物,他们可以实现一年四茬的周期种植。

种了五垄地,再把黄豆剩下的那点儿地头种完,李想国也停了下来。

种上这么多,估计也够自己吃几年的。

实在没必要再给自己找麻烦了。

剩下的,他也不打算再种,还是回头什么时候生点豆芽算了。

再吃了一顿饭,出去看时候,发现外界时间也已经晚上七点多钟了。

他也不由得苦笑,果然这样自己消耗的粮食也得更多了。

这个点儿睡觉肯定太早了,所以他也干脆再取出一包白马牙玉米种子,也不起垄,直接刨埯种了下去。

等到玉米成熟,就可以少量地养点儿鸡鸭鹅这些家禽。

禽蛋自由就指日可待了。

至于大规模养殖,那还是想多了。

这年代国内的玉米都是常规种,不说上面的数据,就算高产的,一亩地一般只有两三百斤。

而同期,欧美的玉米亩产量已经超过千斤。

后世,国内的玉米小面积亩产量已经破了两千斤,而同期的美国玉米最高亩产量更是高达五千斤以上。

国内亩产平均甚至只有八百多斤,美国平均亩产则在一千四百斤以上。

所以,说DNA里面都是种田基因的,不觉得脸红吗?

其实从上面的对比也能看出来,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在产出上面的巨大差异——产量可以达到三五倍的差异。

(我说的是这个时代,不是后世,后世那种也是现代农业。)

自己就种这么点儿,算起来也就三四分地的量,品种就这样,又能产多少玉米,能养多少家禽?

这几种家禽,吃得最少的肯定是鸡。

但是一只成年鸡,一天都得吃二两饲料,这还是营养配比很好的饲料,纯粹的玉米,那消耗量估计至少也得三四两。

就算都喂鸡,那也只怕用不多久就都给吃光了。

没粮食吃,那不是还得收到静止空间,等着下一批粮食产出?

所以李想国真挺羡慕小说里的猪脚,以及后世养殖走地鸡、卖草鸡蛋、土鸡蛋的老板们。

随便有个一亩地的空间,又或者包个几十亩地的小山头儿,完全“不喂”饲料,就能养上成千上万只鸡,还能让它们长得膘肥体壮。

山上的果树还能结出无数果实来。

自己要是这么干,别说结果了,只怕就连果树的树根都得被饿红眼的鸡给刨出来全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