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皇帝大行,诸朝臣见证之下取正大光明匾额后建储匣,而后着人去内务府取当初密封的诏书。
头一道圣旨,传位于四皇子弘历;第二道圣旨封三大辅政大臣,并因《圣祖仁皇帝实录》之功使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入太庙,享万世香火。
众臣在重重重兵把守之下,于圆明园正大光明大殿之下叩拜新帝,战战兢兢者有,欣喜若狂者有,哀戚满面者有……
众生百态,悉入张廷玉眼底。
他只漠然转头回首,在血色残阳笼罩之下,踏出宫门,像是他当年高中状元自紫禁正门而出一样,也像是他当年拉着顾怀袖沾满鲜血的手掌出来一样……
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幻想着这一日。
然而真正等着达成了,又觉得掌心里什么也没有。
张廷玉,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人道一声“张相”。
他这一只手,何尝不宰执天下?
然而就像是所有的皇帝一样,他们到了那一张龙椅上也不过是永恒的孤独,张廷玉回头这样想想,他拥有的东西似乎也不那么多。
上前去拉着顾怀袖的手,与她一道缓步而出,像是许多年站在紫禁城厚重的阴影之下回望一眼,有一种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恍然之感。
回首,已是半世艰辛。
顾怀袖似乎在想什么事情,他们从长安街过来,一路看着快马驰报皇上大行的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透出一种难言的错愕,紧接着又变成那种十分刻意的伤悲。
这种悲切,从顾怀袖的心里渐渐散发出来。
她拽住了张廷玉的手指,嗓音沙哑地问他:“以后呢……”
张廷玉沉默了许久,回头来,站定,手指从她鬓边霜白的发上抚过去,指腹间触及了几分冰雪颜色与冰雪温度,让他那已经布着皱纹的手指轻颤了一下。
将她头上华贵的珠翠摘下,而后扔在地上,点翠牡丹银簪花,白玉如玉锦瑟横钗,红珊瑚耳坠……
一件一件,全部扔在地上。
他道:“先回家。”
事情已经与顾怀袖所知的不一样了,不过知道或是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区别。
她俨然昔日素面朝天模样,铅华褪尽,跟着张廷玉一路走回去的时候,只觉得从容镇定,一身轻缓。
张府还是旧日模样,可山河已换了新主。
新帝登基并没有七年前胤禛登基时候那样的艰难,也没有什么人反对,因为他的登基名正言顺,甚至其实也很少有人去追究皇帝的死因。
事到如今,看着总觉得凄凉。
张廷玉忙上忙下,顾怀袖却依偎在锦被里,抱着手炉,作了好几夜的噩梦。
这一生,何尝不是一场噩梦?
顾怀袖照镜子的时候,便看见美人如花而年华已老。
黎明时分天还很暗,她坐在熹微的晨光里,听着外面或有或无的悲切的声音,想起自己这一辈子见过的那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他们每个人的面貌都从眼前划过,像是走马灯一样。
闻说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人都来京城了,原本也是抵近述职的日子,倒正好赶上旧主的去日。
在看见日头出来,照在她妆台前的时候,顾怀袖陡然生出一种回光返照之感。
昨日夕阳已沉,今日之日可复为昨日之日?
细密的象牙梳上,沾着一根白发,顾怀袖将白发缠绕在自己的手指上,便想着年华从指间老去,一日一日。
她微微的一笑,却觉得后半生如何,都无关紧要了。
正如她在四爷驾崩前所言,她的余生都将在忏悔之中度过。
张廷玉是否如此,谁也不清楚。
新帝是个看似和善的人,年纪轻轻,还需要大臣们辅佐,不过因其早年曾得康熙爷的喜欢,所以格外聪慧。
宝亲王弘历,如今的乾隆,甫一登基,便平凡了数桩冤案。
从戴名世到钱名世……
新帝声称断不该有文字狱之祸,且着令刑部受理由浙江总督李卫递上的一桩陈年旧案,是为康熙初年江南大盐商沈天甫反诗满门抄斩一案,乃为冤案,着令给沈家平凡。但雍正爷时候处理沈恙冤案,此人罪大恶极,冤过相抵,只许给沈家亡故者重修陵墓,以示新帝恩典。
冤案平凡那一日,天气很好,李卫宣读了诏书,而后遣退众人,将圣旨递给沈取。
沈取看了,也不过是直接扔进炉火之中:“人去万事空,当年的冤案,原本便是为帝者难容沈家势大,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误断,也不过是为皇帝背黑锅……”
李卫默然无语,也并不说话,只看见年纪老迈的钟恒坐在一旁,看着手里的账本,鬓发斑白,目光之中透着一种难言的浑浊,仿佛无神。
沈恙出事,而他随从之人近乎无事,钟恒现帮沈取打理着手里的事情,也算是能颐养天年。
不敢上去拜见,李卫退走。
离开万青会馆之后,他又经过了齐云斋。
这齐云斋已经有许久了,历经有三朝,如今竟然摘了牌子。
李卫叫人压了轿,他停下并非因为齐云斋如何,而是因为顾怀袖穿着一身素净的浅青色衣裳,站在齐云斋外面。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李卫仿佛看见顾怀袖身前身侧还站着两个男人,一个是隆科多,一副纨绔子弟模样,一个是年羹尧,略带几分英豪之气,似乎正在谈论着什么计策,几人笑了一声。
而后,李卫眼前一花,这场景又消失过去。
站在齐云斋面前的,只有顾怀袖一个。
不知不觉,李卫已经走上前去,哑着嗓音喊了一声“干娘”。
这里只有顾怀袖一个人了。
她定定看着齐云斋堂中帘后,又看看被人取下来的匾额和拆走的木柜,默然无声。
几个杂役有些不明白,看这妇人穿戴虽素净,却一望便知不是什么普通人,旁边更有一个穿着一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