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张缗觉得自己这次定然是逃不过去了。

他之前想得简单,今岁黄巾贼乱已平,纵有流寇作乱,天子脚下必是无虞,因而明明在官庄可以歇脚停留,他偏执意要走夜路穿过石门沟,到渡口再歇。

理由倒也简单,官庄离雒阳不过二十里,往来客商多在那处停留,因而客舍生意兴隆,要价也不菲,他这三四个仆役,算算至少要二三百钱的宿费。

况且春分已过,白日渐长,哪有申时打尖住店的道理?

只要再辛苦两个时辰,行至渡口营寨处时,这差役便可了结了。

他运送的这批药材原本便往河南朱儁处,渡口自有军吏交接,他只在路上需得多费一支火把,到渡口时再花几十钱请军吏们喝两碗酒,便能在营寨中讨个空闲帐篷,睡个饱足,甚至连这两头驴子的草料也可省下来,岂不两全其美?

但这些幻想在此刻都迅速消散,转变为了无尽的悔意。

对面贼匪也并不算人多势众,火把照出来的山路上,隐隐只有三个衣衫褴褛,手持环首刀的男人。

此时天气已不算很冷,但火光若隐若现中,他仍能看到对方发黑的手上遍布了伤痕与冻疮。

石门沟两侧皆是乱石荒山,鲜有人烟,此刻便是想高呼救命也无人听得见。

但时逢乱世,逼民为贼,这几个贼寇也未必便想要取他们性命。

为今之计,只有先告饶看看。

“诸位,诸位,驴车笨重,不堪诸位驱策,”他连忙讨饶,“若欲取财,在下略有余饶,诸位何不取了钱帛,各自赶路呢?”

几个贼寇互相看一眼,“你那车上,装了些什么东西?”

时有大疫,这些药材皆是抢手货,若是在此丢失,官府便要他拿自己的家产去补贴。

这一车药材至少万钱,他便不说倾家荡产,也要元气大伤。

想起来脸上一阵阵的抽痛,然而张缗知道撒不得谎,仍是老老实实的赔了个笑脸,应了一声。

“是些麻黄、茵陈、白头翁……”

果然为首的汉子脸上动容,“药材?你运送药材,也敢夜里赶路?”

“官府差役逼迫得紧,”透过火光,那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并不十分真切,但张缗知道什么样的话更能讨好他们,“小人也是无法,敢不应践更?”

他这带有哀求与诉苦意味的话语令对面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才应答。

“既如此,你拿几千钱,还有身上的干粮,一并交过来。”

数千钱不是什么小数目,张缗虽觉肉疼,心中还是一宽,好歹这一车药材保住了。

更要紧的是,他们的性命也保住了。

他见这三人的模样,十分机敏的先从车上取了饵饼与肉干,再加上一囊浊酒,送了过去,果然为首的那人打开酒囊闻了一闻,甚至还笑了。

“郎君倒是伶俐。”

自然伶俐,他身家性命都要交代在这里,怎能不伶俐。

就在他交了五千钱,又送上了几袋草药,终于哄得这几人欲走时,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说起来,也不过是他家那个呆头呆脑的仆役见主人破费,因而心痛,在后面小声嘟囔了那么一句。

“这是朱太守的军资,他们竟也敢如此放肆!”

那个为首的贼寇听到了那么一句嘟囔,脚步停了下来,突然转过身。

“哪个朱太守?”

张缗慌忙挥手想令仆役住嘴,但后者显然未曾意会这个手势。

他甚至似乎觉得,搬出了这样一位大人的名头,能令这几人闻风丧胆,将那几千钱还给他们。

“自然是朱儁朱太守!”

……………………

当今之世,诸侯讨逆者众,伐黄巾而百战不殆的名将,唯皇甫嵩朱儁二人,这两位名将在长社斩黄巾首级数万,堪称“威声满天下”。

——但这只针对那些士人而言。

火光跳动在荒凉的山路上,映出那三名贼寇变幻莫测的脸。

为首的那个看了看自己两个兄弟,而后伸手进了怀中。

他掏出了一条肮脏残破,却还能看出颜色的黄色布带。

另两个贼寇也如此一般,将掏出来的黄巾系在了头上。

……大事去矣!

“须知不是我等将事做绝,”那名黄巾首领向前一步,冷冷地说道,“是你等自找死!”

广阳门东三道上,因急公好义而颇得街坊邻居口碑的这位斗食小吏见了对方脸上的狰狞神情,便知道今日是必定逃不过去了。

几名黄巾贼拎着环首刀,迈步而来时,他应当撒腿逃走,但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两腿发软,不仅没力气逃,甚至连家中妻儿以后要如何度日都忘记了。

那支利箭射穿了第一个冲过来的黄巾贼时,张缗完全不曾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他只是顺着那名贼人倒下的方向,腿肚子一软,跟着跪了下去。

但剩下的那两名黄巾显然是在刀口上舔惯了血,极有经验,呼喝几声后,立刻丢下了火把,逃进了路旁的荒丛之中。

路上耽搁这些时间,天色已渐暗了下去,这样昏暗一片的环境里,除了那些吃惯了肉的世家武将,寻常百姓常看不清黑夜中的事物。

因而新月如钩,黑夜茫茫,那几个贼人丢了火把,张缗便再也寻不见他们的踪迹。

但那未现身的弓箭手显然寻得到。

草虫未鸣,几个人吓得瑟瑟发抖,四周静谧一片。不待爬起身,接连两三支箭矢破开空气时发出的尖锐之鸣便自头顶而过!

荒丛之中,传来几声闷响,似有重物倒地。

若按常理推断,这样能在黑夜中视物的神射手必是一方豪杰,怎会看得起他这两车的寻常药材?但张缗头脑中一片空白,硬是趴在地上不敢起身,直到那人自林间走了出来,入了火光范围内,他才敢悄悄抬头。

那是个十分年轻,约莫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一布短打,头扎麻布发带,除了手上拎着的一张弓堪称精良,腰间也配了一把环首刀以外,周身莫说玉佩香囊,半点值钱之物也无。

他生得寻常,堪称貌不惊人,又是一身寒素,但只说那一手箭术,以及黑夜中视物的好眼力,便令张缗决然不会相信他是个寒门布衣。

待得少年走近,这位小吏才发现他背后还背着什么东西,以黑布裹住,麻绳系牢,约五尺有余,一端宽约一尺,另一端则细长如刃。

当然,现在无论如何都不是仔细打量来人的时候,张缗忙忙地爬起来,迎了上去,再纳头便拜。

“恩公!”

“这车,”少年问,“装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