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榜 收藏榜 推荐榜 完结榜 足迹 书架

第133章(2 / 2)

景仁宫的主位是沈德妃,也就是晋王的母妃。

一个身体羸弱,与世无争。一个背井离乡,惶惶不安。沈鸾是个宽容的性子,而韩更衣性子软绵,两人住在一个宫里倒也相处融洽。

后来沈鸾怀上的晋王,没两年韩更衣怀上了庆王,可惜韩更衣命不好难产死了,丢下了庆王。

韩更衣一直不算得宠,直到死的时候还是更衣,死了之后才被封了妃。因为沈鸾是景仁宫的主位,庆王就被养在沈鸾身边,再后来沈鸾也殁了,这哥俩都成了没娘的孩子。

不过这会儿晋王已经大了,就没让人养,而是自己住在乾西五所。倒是庆王因为还小,让一个嫔养了两年,后来也去了乾西五所。按大乾制,皇子满了五岁都是要离开亲娘,去乾西五所居住的。

所以说晋王和庆王两人从小感情就好,庆王更是打小以晋王为马首是瞻。

听完晋王和庆王的故事,瑶娘久久不语。她只知晓晋王的母妃德妃娘娘是早就没了,还不知晋王和庆王及他们的母妃竟还有这般渊源。

“王爷因为母妃乃是外族进贡的女子,一直在宫里地位不高,幸亏有五哥的庇佑。之后五哥分封就藩,当时我刚嫁给王爷,这些事情都是王爷告诉我的。没两年我和王爷也就藩出了京,不过和五哥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断。”

说到这里,庆王妃突然笑了一下,“你是不是挺疑惑为何明明是说韩侧妃,怎么倒是说起我家王爷和五哥的往事了?”

瑶娘也不算傻,韩侧妃姓韩,韩妃也姓韩,再加上韩侧妃给她的感觉怪怪的,此时才想起怪的是她的口音。而且此女白皙柔媚,长相与大乾人没什么区别,但总有一种别样的异族风情。

“难道说韩侧妃与韩妃娘娘——”

庆王妃苦笑一声,点了点头:“连我都没想到,我和王爷也算伉俪情深,竟会突然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王爷有一次外出,整整一个多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身边带着她。她的娘和母妃是亲姐妹,母妃来了大乾,她娘则是留在高丽。她娘重病,临走前实在放心不下女儿,就托人将她送到了大乾。”

瑶娘震惊非常,这分隔了二十多年,竟然还有寻亲上门的。

“这中间会不会有……”

“你是说会不会有假,是不是冒充的?”庆王妃摇了摇头,苦笑道:“我曾经也是这么想,后来才知高丽只是番邦小国,进贡女子能在大乾封妃极少,所以母妃也是惠及了家人,她的娘嫁的还算不错,她也是官家之后。只可惜高丽动乱,她父亲死于一场政变,她和她娘因为母妃的关系,侥幸逃脱。她来庆州之前,是先去京城,后由京中之人送来的,来历上不可能有假。”

“那即是表妹,又是来寻亲,也是可以做表妹出嫁的,也不用这样。”

“所以我才说她心不正。王爷带她回来,本是打算当做亲妹妹嫁出去。可她却借机趁王爷一次醉酒之时,对其投怀送抱。也是我傻,竟没看出她有这种心思,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木已成舟。我说她居心叵测,王爷反倒为她解释,说是自己醉酒误事,污了表妹的清誉,又怜她身世凄苦,将她纳入府,还许了侧妃之位。”

“王爷是个好人,赤诚之心,宽容大度,从不胡乱疑人。又有这份渊源在,更是厚待于她。而她,没多久就在我面前显露了真面目,当着王爷伏低做小,当着我却是绵里藏针。尤其这次诞下晟哥儿,她更是与我针锋相对,而我与王爷本是两不相疑,倒因为她中间生了不少龃龉,闹得夫妻离心。”

“你就没与庆王说过这些话?”

“怎么说?即使说了,他也不信。小五嫂你应该明白,这后宅之中有太多的手段,让人有苦难言有痛难诉了。”

瑶娘默然,她活了两辈子,当然明白这些。

两人陷入了沉默,而三个孩子坐在边上,都是小脸肃然,也不知能听懂几分。

庆王妃突然笑了一声:“五嫂,让你为我的事费心了。你不知,这些事情我憋在心里太久了,当着别人不敢说,当着娘家人更不敢说,今日倒是累得你听我说这些事。”

“不当什么,只是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这种事,谁也帮不上忙。”庆王妃苦笑,面露萧索之意。

瑶娘看了庆王妃一眼,犹豫道:“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们今日说了这么多,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瑶娘点了点头,道:“我觉得你该把心里的那些郁气和傲气都给扔了,除非你不打算要你和庆王的夫妻情分,打算看着庆王与你越行越远,打算看着庆王疼晟哥儿,而冷待琰哥儿,打算看着她笑,而自己哭。两口子没有什么低不下来的头,你放软态度,多与他说说,我就不信庆王听不进去。

“咱们不要强来,水滴石穿,润物无声,我就不信她能一丝马脚不露出来。你即知道她居心叵测,就该明白你和庆王越是好,她越是着急,人急则生乱,乱就容易出纰漏。等她出了纰漏,庆王就不会像现在对她百般不疑了。”

庆王妃听得目中异光连连,抓着帕子的手松了紧,紧了松,忍不住问:“五嫂,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她啊?她毕竟活了两辈子,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而庆王妃想得更是多,她想到被送去了庄子的晋王妃,难道小五嫂就是用这种手段把那人逼到庄子里去的?

旋即她觉得用‘逼’这一字来形容小五嫂实在太不对了,她是听庆王说了的,说小五嫂当年吃了很多苦,即使之后与五哥相认也是安分守己,是晋王妃沉不住气趁着小五嫂生产之时对她下手,才会惹怒了五哥将她送去庄子养病。

“这样能行么?”她忐忑而迟疑。

“行不行,试试也无妨,又不损失什么。而若是成了,你也不用总委屈着,还委屈了两个孩子。”

庆王妃和瑶娘坐在一起说了很多话,两人的关系也随着这些越来越亲密了。

见娘重展笑颜,琰哥儿和珠珠的精神都好了许多。瑶娘让兄妹两个带着小宝弟弟去玩儿,三个小家伙就结伴去玩了。

瑶娘才对庆王妃道:“你以后可千万记住,再怎么样,别在孩子们面前显露出来。你看他们小,不懂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懂的。”

庆王妃连连点头,又是羞愧又是感激:“不是五嫂你,我还真不知道竟对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害处。”

此时外面已经开宴了,庆王妃和瑶娘也没再出去,而是在正院里用了饭。

吃饭时,小宝的大饭量吓呆了庆王妃和琰哥儿珠珠。

小珠珠的眼睛都不够使了,这个小弟弟怎么这么会吃,还能吃这么多。有些不甘示弱的她,挥开给她喂饭的丫鬟,也要自己吃。可惜人小手短,以前还没自己吃过,根本不会用勺子自己挖了吃。

关键这孩子倔强,不会吃还要自己弄。

趁着大家注意力都在珠珠身上,琰哥儿找丫鬟要了饭碗和勺子,自己拿着勺子一点点挖着碗里的饭。

等大家回过头来,琰哥儿已经吃了一碗饭了。见小宝正在吃第二碗,他也让丫鬟又给自己盛了饭。

庆王妃又是欢喜又是激动,对瑶娘道:“琰哥儿可从来没吃过这么多,每次吃几口就不吃了,什么都不爱吃,就没见他吃什么东西能吃这么香。”

瑶娘想了想,才道:“琰哥儿大了,不能让人总是抱着。他体力耗费的多,吃饭才会多,总是不动的坐着,自然不会觉得饿。”

庆王妃边听边点头:“五嫂,你真有办法,以后我就让她们多领着琰哥儿玩。你以后也多领着小宝来我这儿,有小宝带着,琰哥儿肯定会越来越壮实的。”

一旁扒着饭的小宝,瞅瞅边上的两个吃得满脸都是饭粒的毛孩子。

他这么小,这两只都比他大,他又不是陪吃的,说得好像他很能吃一样!

且不提这些,前院那边的席很快就散了。

其实认真来说,是晋王他们所坐的那一席散了。这一席俱都坐着皇子,大家各怀心事,各种试探,饭没吃到什么,酒倒是喝了不少。

鲁王一喝酒就闹,惠王酒品也不佳,这席自然吃得不舒心,草草就结束了。

那边传了话来,这边瑶娘就得带着小宝走了,庆王妃依依不舍地拉着瑶娘的手,一再跟她说让她有空就来,她有闲也去晋王府。

上了车,瑶娘闻到晋王身上带着酒气,一看就是没少喝酒,

车静静地往晋王府驶去,晋王半阖着目,似在养神,又似在思索着什么。大掌握着瑶娘的小手,时不时磨蹭一下。

车中很安静,瑶娘突然发现本来心中积蓄了不少情绪,在经过了那么一场劝解,莫名其妙烟消云散了。

其实晋王到底如何打算,她又何必去计较。那王姑娘来与不来,都有一个晋王妃在那儿。是晋王妃也好,是那姓王的姑娘也罢,都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她能干涉的。

是最近的这些日子,养大了她的心。让她恍然以为她才是他的妻,因为妄想得到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她才会迷惘才会痛苦。

瑶娘静静体会,这一刻她的内心很安详,当然还是有一些小情绪,但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想什么?”晋王狭长的目半掀看着她。因为喝了酒,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异样的迷离,让人有种出过来气儿的感觉。

看着这样的他,瑶娘心里又开始沸腾起来。

她想起自己对庆王妃说的那些话……

“我今天碰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