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童贯的打算(1 / 2)

所谓朝中对此有何不满,问的其实还是赵桓的态度。

赵佶也知道他自己的行为有多过分,心里虚着呢!

只不过和赵桓的书信往来,让他放松了警惕。

毕竟赵桓书信之中除了对赵佶身体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还经常问政请教。

比如之前的改革军政,在下行文书发放下去,开始执行新的军政以后,赵桓就在信中和赵佶说了,并且询问他的看法,以及请教他怎么维持文武大臣之间的平衡。

一看到赵桓这么“依赖”自己,事无巨细的都要问自己,赵佶这就很有底气了。

也是因此,赵佶才选择要回来。

当然了,赵桓那是好听的话不要钱一样的往外说,实际上问完他就跟没听到一样。

找赵佶来教自己治理国家,就好像在问一头过年的猪,如何能够避免被杀。

李纲沉声说道:“朝中并无不满,陛下与臣等百官都知晓,太上皇此举乃是为了防止金贼截获消息,从而知晓太上皇行宫所在,此外并无他意。”

朝中上下对此肯定是颇有微词,甚至颇为不满。

可这话李纲显然不可能如实的说出来。

赵佶此人极其好面子,他匆忙逃跑,现在又狼狈回来,已经觉得丢了人了。

若是知晓朝中对他不满,只怕又不愿意过来了。

尤其是此时,赵佶还心虚,如同惊弓之鸟,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来之前赵桓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太上皇迎接回来。

李纲肯定是想要完成赵桓的嘱托。

当然,李纲出于个人心中所想,也觉得应该把赵佶给迎接回来。

以如今的大宋,确实不适合让太上皇流落在外。

尤其是太上皇身边还有奸贼佞臣。

若是不把太上皇迎接回京,只怕在外,这些奸贼一定会鼓动太上皇做出危害大宋江山之举。

李纲也担心赵佶真的会在南方复辟,如果真如此分裂大宋,则大宋必亡。

尤其是赵佶身边还有蔡京,童贯等人。

就算短时间内赵佶没有这个意思,也架不住他们的鼓动。

赵佶听到李纲的回答,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儿子还是蛮识大体的,懂得以孝为先,明白自己这个老父亲的“苦衷”。

既然赵桓没有存着要坑害自己的意思,那么赵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至于皇位……只要权利抓在自己手中,皇帝亦或者太上皇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权握在自己手中,皇帝这个称呼和太子也并不会有什么分别。

赵佶已经想好了,只要赵桓不短了他的吃穿用度,不跟他争权,他就允许赵桓这个皇帝一直做下去。

正好,不用事无巨细的处理朝政,他还能抽出更多时间出去玩了呢!

以后出现什么差错,有锅赵桓这个皇帝背,有功劳的话,那就是他这个大权在握的太上皇英明决断。

赵佶心中越想越觉得满意。

李纲看到赵佶半天不说话,还以为赵佶心中仍有顾虑。

思索了下,李纲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从袖筒中掏出赵桓的诏书。

“臣差点忘记了,这有陛下诏书一封。”